10.三種外商投資企業的企業管理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
執行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并報當地財政、稅務機關備案。合營企業應向合營各方、當地稅務機關和財政部門報送季度和年度的會計報表。合營企業設總會計師,協助總經理負責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 合營企業的下列文件、證件、報表,應經中國注冊會計師驗證和具證明方為有效:①合營各方的出資證明書;②合營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③合營企業清算的會計報表。 |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
合作企業的中外合作者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采用分配利潤、分配產品或者其他方式分配收益。 合同中約定合作期限屆滿時合作企業的全部固定資產歸中國合作者所有的,外國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內可以申請先行回收其投資。外國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內先行回收投資,應符合法定條件。 |
外資企業 |
外資企業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并根據中國有關法律和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制定適合本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報當地財政、稅務機關備案。 外資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和清算會計報表,應當聘請中國的注冊會計師進行驗證并出具報告。 |
【應用練習】根據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制度的有關規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下列文件中,應當經中國注冊會計師驗證和出具證明方為有效的有()
A.合營各方的出資證明書
B.合營企業的半年度會計報表
C.合營企業融資的項目評估報告
D.合營企業清算的會計報表
[答案]A、D
[解析]本題的考核點是合營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合營企業的下列文件、報表、證件,應經中國注冊會計師驗證和出具證明,方為有效:(1)合營各方的出資證明書;(2)合營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3)合營企業清算的會計報表。
11.三種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限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
舉辦的合營企業屬于規定行業的,合營各方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合營合同中約定合營企業的合營期限。 合營企業的合營期限,一般項目原則上為10年至30年。投資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利潤率低的項目以及外國合營者提供先進技術或者關鍵技術生產尖端產品的項目,或者在國際上有競爭能力的產品的項目,其合營期限可以延長到50年。經國務院特別批準的,可以在50年以上。 約定合營期限的合營企業,合營各方同意延長合營期限的,應當在距合營期限屆滿6個月前向審批機關提出申請。 |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
合作企業的期限由中外合作者協商,在合作企業合同中訂明。 合作各方協商同意要求延長合作期限的,應當在距合作期限屆滿的180天前向審查批準機關提出申請。 合作企業合同約定外國合作者先行回收投資的,并且投資已經回收完畢的,合作企業期限屆滿不再延長。但外國合作者增加投資的,經合作各方協商同意,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向審查批準機關申請延長合作期限。 |
外資企業 |
外資企業的經營期限,根據不同行業和企業的具體情況,由外國投資者在設立外資企業的申請書中擬訂,經審批機關批準。 外資企業經營期限屆滿需要延長經營期限的,應當在距經營期滿180天前向審批機關申請。 |
【應用練習】某些行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可以約定合營期限,也可以不約定合營期限。()
[答案]√
[解析]本題考核點為合營企業的合營期限。對于屬于國家規定鼓勵投資和允許投資項目的合營企業,除服務性行業、從事土地開發及經營房地產、從事資源勘查開發、國家規定限制投資項目和國家其他法律、法規規定需要約定合營期限的行業外,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合營期限,也可以不約定合營期限。
12.合作企業外國合作者的投資回收
(1)回收方式
①在按照投資或者提供合作條件進行分配的基礎上,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約定擴大外國合作者的收益分配比例。
②經財政稅務機關審查批準,外國合作者在合作企業繳納所得稅前回收投資。
③經財政稅務機關和審查批準機關批準的其他回收投資方式。
(2)回收條件
①中外合作者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約定合作期滿時,合作企業的全部固定資產無償歸中國合作者所有。
②對于稅前回收投資的,必須向財政稅務機關提出申請,并由財政稅務機關依法審查批準。
③中外合作者應當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和合作企業合同的約定,對合作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
④外國合作者提出先行回收投資的申請,應當具體說明先行回收投資的總額、期限和方式,經財政稅務機關審查同意后,報審查批準機關審批。
⑤外國合作者應當在合作企業的虧損彌補之后,才能先行回收投資。
經財政稅務機關審查批準,外國合作者在合作企業繳納所得稅前回收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