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1)計算甲公司該債券在各年末的攤余成本、應付利息金額、當年應予資本化或費用化的利息金額、利息調整的本年攤銷額和年末余額,結果填入答題紙第1頁所附表格(不需列出計算過程)。
(2)分別編制甲公司與債券發行、2008年12月31日和2010年12月31日確認債券利息、2011年1月10日支付利息和面值業務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應付債券”科目應列出明細科目)
答案:
(1)
(2)債券發行:
借:銀行存款 775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245
貸:應付債券-面值 8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437.38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77.38
應付利息 360
2010年12月31日:
借:財務費用 445.87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85.87
應付利息 360
2011年1月10日:
借:應付利息 360
應付債券-面值 8000
貸:銀行存款 8360
4、可轉換公司債券
這個問題和原來的完全不一樣。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指債券發行時是債權性質的,但在滿足一定條件情況下,債券持有人可以行使轉換權,將其變為股權投資。發行債券時,價格一般要比純粹債權性質的債券要高。
1.發行時的處理:
發行債券時要對初始發行價格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在進行分拆時,首先要確定負債的公允價值(即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再按發行價格總額減去負債成份公允價值后的金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權益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知道負債的公允價值、面值、權益部分所確定的資本公積,就可以擠出應付債券的利息調整(相當于折溢價),以后要進行調整。
相關發行費用,也應該進行分拆,負債部分和權益部分分別計入應付債券和資本公積。
2.資產負債表日的處理:
在轉換前,其會計處理和前面一般的債券相同。
債券到期還沒有轉換,就還本付息,和一般的債券相同。
要注意轉換時的處理:
行使轉換權時,把應付債券賬面價值計算出來。
全部轉換的,把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和發行時形成的資本公積全部轉成所有者權益的股本和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中。至于轉換為股本的有多少,要看題目或發行章程中規定:按面值還是按賬面價值計算轉換的股數,確定股本。剩余的作為資本公積。
例5.教材P196例10-6。
此題不太完美:前半部分為分期付息,后半部分為一次還本付息。但還可以借鑒,知道做法即可。
小結:可轉換公司債券要學習三點:
1.發行可轉換債券
2.期末計息
3.行使轉換權
關鍵是第1和第3,第2和前面的一樣。
發行時要注意把發行價格分拆成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
負債成份=債券的公允價值,權益成份=發行價格-負債成份
負債成份計入應付債券,權益成份計入資本公積。
行使轉換權時,把應付債券和形成權益的資本公積轉出去(如果沒有全部轉換,乘以轉換比例),轉到股本和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應交稅費
應交稅費,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等稅費,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
(一)應交增值稅
注意一般納稅企業應交增值稅的內容。
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二級明細科目,注意沒有未交增值稅的說法了。“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賬內,分別設置“進項稅額”、“已交稅金”、“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等專欄。
這里要結合前面的存貨和后面的收入學習。
(二)應交消費稅
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要區分支付的消費稅是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還是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的借方抵扣,取決于收回后是否繼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