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社會保障支出
(一)概念
社會保障是國家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失去就業機會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臨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會保障制度最早產生于 19 世紀 80 年代的德國俾斯麥政府。
(二)內容
社會保障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
1.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
(1)養老保險
①即公民在就業期間,個人及所服務的單位或企業履行繳納保險費的義務,待年老退休以后,按照法律規定有權享受國家給予的一定數額的收入幫助。
②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③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養老社會保險的籌資模式:現收現付式+基金式。
現收現付式的含義:社會保障完全靠當前的收入滿足當前的支出,不為以后年度的社會保險支出做資金準備(靠后代養老)
特點:最初保險費率比較低,以后要根據支出水平經常調整保險費率
基金式:最初保
①完全基金式:
含義:為社會保險設立一種基金,這種基金在數量上能夠滿足今后向投保人支付保險津貼的需要(自我養老)
特點:保險費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穩定不變,但初期保險費率較高
②部分基金式:
含義:繳費水平在滿足一定階段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儲備(自我養老和后代養老相結合)
特點:初期保險費率較低,從長期看,繳費率呈階梯式的上升趨勢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籌備模式為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籌資模式,基本屬于現收現付式。
(2)醫療保險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工傷保險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最后獲得待遇的,不僅是勞動者本人,還往往包括他們的家人。
(4)生育保險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5)失業保險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① 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 1 年的;
② 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③ 已經進行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
①累計繳費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
②累計繳費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
③累計繳費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
④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最長不超過24個月。
2.社會救助
通過國家財政撥款,保障生活確有困難的貧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社會救助是基礎的、最低層次的社會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給付標準低于社會保險。
社會救助主要包括自然災害救助、失業救助、孤寡病殘救助和城鄉困難戶救助等。
社會救助經費的主要來源是政府財政支出和社會捐贈
3.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的內容廣泛:生活、教育、醫療、交通、文娛、體育等方面的福利待遇。
社會福利機構有社會福利院、敬老院、療養院、兒童福利院。
我國政府鼓勵和支持社會興辦多種形式的福利企業,幫助適合參加勞動的殘疾人獲得就業機會。
我國政府還通過發行社會福利彩票募集資金來支持社會福利事業。
4.社會優撫
在我國,社會優撫的對象主要是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殘疾軍人及其家屬;社會優撫的內容主要包括提供撫恤金、優待金、補助金,興辦軍人療養院、光榮院,安置復員退伍軍人等。
進入經濟師微信社群,學習更多考點、練習更多考題
↓↓2024中級經濟師刷題營 掃碼加入↓↓
【經典真題·單選題】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籌備模式是(??)。
A. 社會統籌模式
B. 企業賬戶籌資模式
C. 個人賬戶籌資模式
D. 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籌資模式
中級經濟師備考刷題APP推薦:【233網校APP】試題資源優質,題量豐富,包含:章節習題、歷年真題、每日一練、模擬試題、考點速記、答題闖關、考前還有模考大賽、考前點題,備考不可錯過的刷題神器,除了刷題,還能聽課,下載資料,看考試資訊,233網校APP在手,考試不愁!233網校app怎么下載?
①進入手機各大應用市場,搜索“233網校”,下載即可;
②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免費下載app備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