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線路
網絡圖中從起點節點開始,沿箭頭方向順序通過一系列箭線與節點,最后達到終點節點的通路稱為線路。線路上各項工作持續時間的總和稱為該線路的計算工期。一般網絡圖有多條線路,可依次用該線路上的節點代號來記述,其中最長的一條線路被稱為關鍵線路,位于關鍵線路上的工作稱為關鍵工作。
(二)邏輯關系
網絡圖中工作之間相互制約或相互依賴的關系稱為邏輯關系,它包括工藝關系和組織關系,在網絡中均應表現為工作之間的先后順序。
1。工藝關系
生產性工作之間由工藝過程決定的、非生產性工作之間由工作程序決定的先后順序叫工藝關系。
2。組織關系
工作之間由于組織安排需要或資源(人力、材料、機械設備和資金等)調配需要而規定的先后順序關系叫組織關系。
網絡圖必須正確地表達整個工程或任務的工藝流程和各工作開展的先后順序及它們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邏輯關系,因此,繪制網絡圖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基本規則和要求。
例4.在下列給定工作的先后順序中,屬于工作之間組織關系的是( )。(2004考題)
A.挖基槽一做墊層一澆混凝土
B.支模板一扎鋼筋一澆混凝土
C.基礎一主體一裝飾
D.基礎1一基礎2一基礎3
答案:D
(三)繪圖規則
(1)雙代號網絡圖必須正確表達已定的邏輯關系。
(2)雙代號網絡圖中,嚴禁出現循環回路。
所謂循環回路是指從網絡圖中的某一個節點出發,順著箭線方向又回到了原來出發點的線路。如書圖5-8所示。
(3)雙代號網絡圖中,在節點之間嚴禁出現帶雙向箭頭或無箭頭的連線。
(4)雙代號網絡圖中,嚴禁出現沒有箭頭節點或沒有箭尾節點的箭線。
(5)當雙代號網絡圖的某些節點有多條外向箭線或多條內向箭線時,為使圖形簡潔,可使用母線法繪制(但應滿足一項工作用一條箭線和相應的一對結點表示),如見書P167圖5—11所示。
(6)繪制網絡圖時,箭線不宜交叉;當交叉不可避免時,可用過橋法或指向法;如見書P168圖5—12所示。
(7)雙代號網絡圖中應只有一個起點節點和一個終點節點(多目標網絡計劃除外);而其他所有節點均應是中間節點。如見書P168圖5—13所示。
例5.繪制雙代號網絡圖的基本規則有( )。
A.網絡圖的終點節點不大于1個
B.網絡圖中不允許出現虛箭線
C.網絡圖中不得出現循環回路
D.網絡圖的起點節點不少于2個
E.網絡圖中不允許出現代號相同的工作
答案:ACE
二、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計算
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的目的
在于通過計算各項工作的時間參數,確定網絡計劃的關鍵工作、關鍵線路和計算工期,為網絡計劃的優化、調整和執行提供明確的時間參數。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計算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有:按工作計算法和按節點計算法進行計算;在計算方式上又有分析計算法、表上計算法、圖上計算法、矩陣計算法和電算法等。本節只介紹按工作計算法在圖上進行計算的方法
(一)時間參數的概念及其符號
1.工作持續時間(Di—j)
工作持續時間是對一項工作規定的從開始到完成的時間。在雙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i—j的持續時間用Di—j表示。
2.工期(T)
工期泛指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有以下三種:
(1)計算工期:根據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出來的工期,用Tc表示。
(2)要求工期:任務委托人所要求的工期,用Tr表示。
(3)計劃工期:在要求工期和計算工期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需要和可能而確定的工期,用Tp表示。
網絡計劃的計劃工期Tp應按下列情況分別確定:
1)當已規定了要求工期Tr時,
Tp≤Tr
2)當未規定要求工期時,可令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
Tp=TC (5—2)
例6。某雙代號網絡計劃的終點節點有三項內向工作,其最早完成時間是25、20、23,要求工期是23,則其計算工期和計劃工期分別為( )。
A.25、23
B.20、25
C.20、23
D.25、25
答案:A
解題要點:
3.網絡計劃中工作的六個時間參數
(1)最早開始時間(ESi—j)
是指在各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開始的最早時刻。工作i—j的最早開始時間用ESi—j表示。
(2)最早完成時間(EFi—j)
是指在各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時刻。工作i—j的最早完成時間用EFi—j表示。
(3)最遲開始時間(LSi—j)
是指在不影響整個任務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須開始的最遲時刻。工作i—j的最遲
開始時間用LSi—j表示。
(4)最遲完成時間(LFi—j)
是指在不影響整個任務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須完成的最遲時刻。工作i--j的最遲完成時間用LFi—j表示。
(5)總時差(TFi—j)
是指在不影響總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工作i--j的總時差用TFi-j表示。
(6)自由時差(FFi-j)
是指在不影響其緊后工作最早開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工作i—j的自由時差用FFi—j表示。
按工作計算法計算網絡計劃中各時間參數,其計算結果應標注在箭線之上,如書圖5—14所示。
例7.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是指( )。
A.本工作的最早開始時刻
B.本工作有可能開始的最早時刻
C.各先行工作完成后,本工作的最早開始時刻
D.各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開始的最早時刻
答案:D
例8、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是指( )。
A.本工作的最遲開始時刻
B.本工作最遲必須開始的時刻
C.不影響工期前提下,本工作必須開始的最遲時刻
D.各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必須開始的最遲時刻
答案:C
(二)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
按工作計算法在網絡圖上計算六個工作時間參數,必須在清楚計算順序和計算步驟的基礎上,列出必要的公式,以加深對時間參數計算的理解。時間參數的計算步驟為:
1.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的計算
從上所述,工作最早時間參數受到緊前工作的約束,故其計算順序應從起點節點開始,順著箭線方向依次逐項計算。
(1)以網絡計劃的-起點節點為開始結點的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為零。如網絡計劃起點節點的編號為1,則:
ESi—j=0 (i=1)
(2)順著箭線方向依次計算各個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和最早開始時間。
1)最早完成時間等于最早開始時間加上其持續時間:
EFi—j=ESi-i+Di—j
2)最早開始時間等于各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EFh-i的最大值:
ESi—j=Max[EFh-i]
或 ESi—j=Max[ESh- i +Dh--i]
例9、在工程網絡計劃中,工作E有三項緊前工作,其最早開始時間分別是第26周、第22周和第18周,其持續時間分別是6周、8周和9周,則工作E的最早開始時間是( )。(2004考題)
A.第27周
B.第30周
C、第32周
D.第35周
答案:C
例10.在雙代號網絡計劃中,M工作有三項緊前工作,其最早開始時間分別為第6、8、9周,其持續時間分別為3、6、2周,則M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是第( )周。 (2005考題)
A.9
B.11
C.14
D.16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