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貸款風險分類萬法
銀行在對貸款進行分類以及判斷借款人的某一筆貸款是正常貸款、關注類貸款還是不良貸款的過程中,通常要經過基本信貸分析、還款能力分析、還款可能性分析、確定分類。
12.2.1基本信貸分析
1.貸款目的分析--判斷貸款正常與否最基本的標志。
判斷貸款是否正確使用是貸款分類的最基本判斷因素之一。貸款分類中,挪用的貸款至少被分類為關注類貸款
2.還款來源分析--判斷貸款償還可能性的最明顯標志
需要分析貸款時合同約定的還款來源及日前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
借款人還款來源有現金流量、資產轉換、資產銷售、抵押物的清償/重新籌資及擔保人償還等判斷還款來源是否存在風險(1)貸款用途與借款人原定計劃不同;(2)與合同上還款來源不一致的償付來源;(3)與借款人主營業務無關的貸款目的或償付來源。
3.資產轉換周期分析
從銀行角度來講,資產轉換周期是銀行信貸資金由金融資本轉化為實物資本,再由實物資本轉化為金融資本的過程。它包括一是生產轉換周期,二是資本轉換周期。
4.還款記錄分析
1.貸款檔案中直接反映借款人償還該行貸款的能力,判斷借款人還款意愿的重要依據;2.信貸監測網絡(電子檔案)中反映的借款人償還其他銀行及所有債務的能力。
12.2.2還款能力分析
貸款風險分類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貸款償還的可能性,而決定貸款是否能夠償還,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是主要因素,在貸款分類中所進行的財務分析必須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利用財務報表評估借款人的經營活動
(2)利用財務比率分析借款人的償債能力
衡量借款人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等;
衡量借款人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比率和產權比率等。
現金流量是償還貸款的主要還款來源,還款能力的主要標志就是借款人的現金流量是否充足。
判斷貸款的最終償還能力,還要觀察連續各期的現金流量表。
12.2.3還款可能性分析
還款可能性分析包括還款能力分析、擔保狀況分析和非財務因素分析。
1.擔保狀況分析
法律方面,即擔保的有效性;
經濟方面,即擔保的充分性。
在分析抵押品變現能力和現值時,在有市場的情況下,按照市場價格定價,在沒有市場的情況下,應參照同類抵押品的市場價格定價。
2.非財務因素分析
借款人的行業風險、管理能力、自然社會因素等非財務因素
12.2.4確定分類結果---2013年新版教材新變動的內容
1、正常類: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2、關注類: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貸款償還不利影響的因素,
3、次級類:借款人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收入已經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仍然可能造成一定損失;
4、可疑類: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5、損失類: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