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注冊會計師>學習筆記>稅法學習筆記

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稅法》第十四章:企業所得稅法(二)學習筆記

來源:233網校 2008年6月2日
企業所得稅法學習筆記(二)
一、資產的稅務處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
(一)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關注:對固定資產重新進行了定義,即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的非貨性資產,關注以下內容:
1、對于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那么,對于房屋和建筑物而言,只要達到了可使用狀態,即使未投入使用,其發生的折舊費用也可扣除。
2、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不得扣除。
3、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不得計提折舊扣除。(即然是估價的,當然不得計提折舊扣除了)
4、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是按直線法,房屋、建筑物為20年,其他的,看一下書吧,作為考試來說,折舊年限應給我們吧。
(二)生物資產的稅務處理,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生物資產包括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這里只有生產性生物資產可以計提折舊扣除,林木類生物性生物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畜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折舊年限為3年。消耗性生物資產屬于存貨的范疇,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計提折舊了。
(三)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關注:
(1)自創的商譽不得計算攤銷扣除,外購的商譽在傿整體轉讓或清算時,準予扣除。
(2)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不得再攤銷費用扣除了。(不得重復扣除吧)
(3)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無形資產使用年限的,按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年限分期攤銷,沒有規定或約定的,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以上三種資產折舊或費用扣除、攤銷的歸納一下:就是均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在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無開資產沒有凈殘會值;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當月增加,次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次月開始停止計算折舊,而無形資產是當月增加,當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開始停止計算折舊。另外我還得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對于碰到這類計提折舊和推銷費用的題目,在計算折舊額或攤銷費用時,是按年計提歸集。如固定資產是在年度中間購置使用的,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其可以扣除的折舊額是該固定資產開始計提折舊的月到年末的折舊,請不要疏忽了,不然在這里丟分了的話,太可惜了。
(四)長期待攤費用的稅務處理,應關注哪些是長期待攤銷費用,以及這些費用在多長期限內扣除:
1、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實際上是已經壽終正寢的固定資產了,但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還可以使用,因此對其發生的改建支出也可以使用,這主要是指房屋建筑物等的改建支出。對于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可以在改建后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內攤銷。另外注意:對于未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是直接增加其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并應延長其使用年限,并在其可用年限內計提折舊扣除。
2、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在剩余租賃期限內分期攤銷。
3、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按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不過這里得注意大修理支出須符合的條件:
(1)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的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4、其他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低于3年內分期攤銷。
(五)存貨的稅務處理,關注一下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即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三種方法。(容易出多選題的考點)
(六)投資資產的稅務處理,這里關注:不管是權益性投資還是債權性投資,持有期間不管,轉讓或處置時,按取得時確定的成本扣除。(還得注意一下取得時投資成本的確定)
二、應納稅額的計算,可以說,這一塊是企業所得稅法的核心內容了,考試中肯定會出計算題的(如果不出的話,那這個出題的老師肯定瘋了,哈哈)。這里關注:
(一)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其實這里沒有什么好說的,雖說是核心的內容,只是說全章的內容全部在這里反映出來了。這里要說得就是掌握住計算的步驟,不管是直接計算法還是間接計算法,記住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另外我還想提一下的是:關于例題[14-2](P280)中提到的權益性投資收益補征稅款的問題。一是權益性投資收益是屬于免稅收入(見P269),是不需征稅的這里為什么還要征稅?二是關于15%的稅率問題,現在的法定稅率為二檔呀,25%和20%,15%是優惠稅率,即使是要補征稅,那被投資企業享受過的稅收優惠,又要在投資企業這里補征回來??有點不清楚,得問一下專家。
(二)境外所得抵扣稅額的計算,關注:
1、境外所得抵扣稅額包括(1)居民企業來源于境外的應稅所得;(2)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取得中國境外與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如果取得國境外與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不予征稅。)
2、抵免限額的計算公式需要記住,對于境外分回的所得,一般是稅后所得,在計算時,要注意還原為稅前所得。另外,抵免限額是按分國(地區)不分項計算的。
(三)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關注,除轉讓財產所得需以收入減財務凈值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外,其余的按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這里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但比起原企業所得稅來,這里減少了許多了。這里面的內容都是需要記住的,我就如何理解和應用(包括實務操作),對稅收優惠作了一個分類,以便理解記憶。即對這些優惠分為對納稅人的優惠、對收入總額和扣除項目的優惠、對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優惠、間接優惠及地區優惠五大類。
(一)對納稅人的優惠: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小型微利企業和非居民企業的優惠,其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15%(20%或10%),這個稅率是固定的,在企業應納稅額公式中(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減免稅額一抵免稅額,這里的稅率就是15%、20%或10%。至于什么是高新技術企業,需符合哪些條件,我們在考試不需去判斷,考題會直接告訴我們。如果在實際工作中想了解什么是高新技術企業,如何認定和管理,大家可以查看一下2008年4月14日頒布的《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08]172號)文件規定。另外,記一下小型微利企業的符合條件,分為工業和其他業,這些條件是否要同時符合,所得稅法條例和書上都沒有講,我們也就不管了,應該不會給我們一些條件要我們去判斷吧。還有非居民企業的相關內容,前面民經講了許多了,這里不再重復,但得記一下免征企業所得稅的內容,都是些提供給我們借款取得的利息款。
(二)對收入總額和扣除項目的優惠,包括加計扣除、減計收入優惠。這主要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給予加計扣除或減少應稅收入的優惠。這里優惠的就是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中的收入總額(收入總額-減計收入)和各項扣除金額(據實扣除金額+加計扣除)。
1、加計扣除,包括對研究開發費的加計扣除和企業安置殘疾人所支付工資的扣除。其中:(1)對于研究開發費用,沒有形成相關無形資產的,其費用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再按據實扣除金額的50%加計扣除(相當于按發生額的150%扣除了);對于形成了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的150%攤銷。(2)企業安置殘疾人所支付的工資,在按照支付的工資據實扣除外,還可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2、減計收入,是指對資源綜合利用,對取得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打了個九折),如果企業取得的收入是1000萬元的話,只要按900作為收入總額。
(三)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優惠包括對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優惠、從事國家重點扶持公共基礎高州項目投資經營所得優惠、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的項目所得的優惠、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的優惠、抵免稅額的優惠以及創投企業優惠。這里的優惠就是應納稅額公式中(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減免稅額一抵免稅額中的“應納稅所得額”的減項和“減免稅額”,其中,對于創投企業優惠是反應在“應納稅所得額”中,其他的免征和減半征收和反應在“減免稅額”中。
1、對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優惠,關注:對于(1)對于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所得;(2)海水養殖、內陸養殖所得,是減半征收企業得稅的,其他種值、養飼、選育及捕撈等所得,是免征所得稅的。
2、從事國家重點扶持公共基礎高州項目投資經營所得優惠,是實行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對于企業承包經營、承建經營或內部自建自用本項目取得的所得,不得享受該優惠。
3、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的項目所得的優惠是實行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
4、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的優惠,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有,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減半征收。
5、抵免稅額的優惠以及創投企業優惠,企業購置并使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扣除,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以后5個納稅年度抵免。對于納稅人在5年內轉讓、出租上述低免了企業所得稅設備的話,應停止享受優惠,并被補繳已低免的稅額。
這里注意和上面“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的項目所得的優惠是實行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的比較,也就是說,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的項目的企業,購置并使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專用設備的,不僅可以享受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還可以享受按設備投資額的10%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扣除的優惠。
6、創投企業優惠,按其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這里對創投企業規定了條件,一是規定了投資的對象,即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二是規定了投資的持有時間,必須是投資2年以上;三是規定了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時間,必須是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也就是說,只能在這一年抵扣,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至于什么是創投企業及抵扣的具體規定,大家可以看一下《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39號)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31號文件的規定。
以上還得注意的是,對于享受“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的,其享受的時間是從納稅人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的納稅年度起,一執行開始,中間的時間不得間斷。
(四)間接優惠,即加速折舊的優惠,為什么叫間接優惠呢?我開始想將其歸類到“對收入總額和扣除項目的優惠”,后面一想,學覺不妥。加速折舊并沒有加計扣除項目,對于固定資產總的折舊來說,其金額并沒有變化,只是時間提前了,所以我將其作為間接優惠來歸類。這里的加速折舊,只是和稅法上規定的折舊年限進行對比后體現的加速,而不是納稅人會計上自己采用的折舊年限。如有的納稅人對小車在會計上的折舊年限為2年,而稅法上規定為4年,盡管在企業所得上采取了加速折舊法,但相比較而言,還是沒有比納稅自己規定的折舊年限小。
加速折舊法可采用二種方法,即:縮短折舊年限法和加速折舊法的方法,采用縮短折舊年限法的,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規定年限的60%,如房屋、建筑物,稅法規定是20年,采用縮短折舊年限法時,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20年*60%=12年。加速折舊法可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五)地區優惠,主要包括對民族自治地方的優惠和西部大開發的優惠。
1、民族自治地方的優惠,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經省級人民政府的批準,可以決定減免或免征企業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其實,民族自治地方決定減免或免征企業所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的部分的行為,是一個稅收減免權下放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單獨的稅收優惠。一般而言,民族自治地方決定減免或免征企業所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的部分,一般是征對某一行業、或某一類型納稅人的優惠,而不是針對某一個特定的納稅人決定減免或免征。教材將民族自治地方決定減免或免征企業所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的部分的優惠放在這里,實屬有點不妥。
2、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一是鼓勵類內資企業,減按15%征稅,二是對新辦的交通、電力、水利、郵政、廣播電視企業,上述項目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70%以上的,自開始生產經營之日起,享受二免三減半。如果這些企業都是鼓勵類的內資企業,除按15%的稅率征稅外,還可享受二免三減半,其第四、五年的稅率不是只有7.5%了;三是西部大開發范圍的民族自治地方,經省級人民政府的批準,可以決定減免或免征企業所得稅(不分中央和地方共享部分),但涉及中央部分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的,需報國家稅務總局批準。
關于稅收優惠政策的過渡,需仔細看一下,記住了就行了。有可能會有考點。關注:對于未獲利而未享受稅收優惠的,自2008年度起計算享受優惠。
四、關于企業所得稅的源泉扣繳,主要是征對非居民企業的代扣代繳了。記住一點就是,非居民企業按20%(減按10%)稅率繳稅的,都屬代扣代繳。
五、特別納稅調整,關注;
1、關聯方關系的確定,即:
(1)在資金、經營、購銷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間接的控制關系;
(2)直接或者間接地同為第三者控制;
(3)在利益上具有相關聯的其他關系。
2、企業與其關聯方分攤成本時違反相關規定的,其自行分攤的成本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由居民企業,或者由居民企業和中國居民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低于25%稅率水平國家(地區)的企業,并非由于合理的經營需要而對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的,上述利潤中應歸屬于該居民企業的部分,應當計入該居民企業的當期收入。
4、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準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對關聯企業所得不實的調整方法:(注意多選題)
(1)可比非受控價格法,是指按照沒有關聯關系的交易各方進行相同或者類似業務往來的價格進行定價的方法;
(2)再銷售價格法,是指按照從關聯方購進商品再銷售給沒有關聯關系的交易方的價格,減除相同或者類似業務的銷售毛利進行定價的方法;
(3)成本加成法,是指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費用和利潤進行定價的方法;
(4)交易凈利潤法,是指按照沒有關聯關系的交易各方進行相同或者類似業務往來取得的凈利潤水平確定利潤的方法;
(5)利潤分割法,是指將企業與其關聯方的合并利潤或者虧損在各方之間采用合理標準進行分配的方法;
(6)其他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方法。
6、納稅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減省其應納稅收入或所得額的,除補征稅款外,自稅款所屬納稅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補繳稅款之日止的期間,按日加收利息,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知道還要不要加收滯納金??)利息標準是按照稅款所屬納稅年度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與補稅期間同期的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加5個百分點計算。(和高利貸差不多了,看哪個還敢??哈哈)
五、關于納稅期限,企業所得稅是按年計征,分月(季)預征,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正常企業的納稅年度的公歷的元月1日到12月31日,納稅人年度中間開業或終止經營的,以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清算時,以清算期為一個納稅年度。納稅人應自年度終了之后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年度中間終止經營的,在60日內進行匯算清繳。納稅人申報期為月份或季度終了后15日內。
相關閱讀
精品課程

正在播放:會計核心考點解讀

難度: 試聽完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沛县| 日照市| 类乌齐县| 泗阳县| 大冶市| 瓮安县| 宝坻区| 深州市| 广汉市| 孟连| 齐河县| 永丰县| 南澳县| 邛崃市| 资源县| 县级市| 古蔺县| 宜章县| 禹城市| 大丰市| 嵊泗县| 屯留县| 浑源县| 桓仁| 当雄县| 崇信县| 桃江县| 清水河县| 伊通| 长沙县| 辽阳县| 阿巴嘎旗| 泾阳县| 信阳市| 福州市| 崇文区| 从江县| 永城市| 尤溪县| 扎兰屯市|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