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接案——助人關系的形成
第一節接案階段社會工作者的主要任務
l接案是社會工作實務過程的第一步,也是整個助人過程的基礎和起點。
成功的接案是專業助人活動的前提。
接案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了解服務對象的求助過程、
來源:考試大 初步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
建立專業關系、
決定是否服務、
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訂立初步合約。
(一)接案的重要性
⒈什么是接案
“接案”是社會工作助人活動的開端,是社會工作者與潛在服務對象開始接觸,了解其需要,幫助其逐漸成為服務對象并接受服務的過程;是社會工作者與潛在的服務對象通過溝通達成共同解決問題初步協議的整個助人過程的開始。
接案是整個助人過程的基礎和起點,是專業助人活動成功的前提。
考試大論壇 ⒉接案的意義
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標是要通過與服務對象的接觸在工作者和服務對象建立之間建立起一個彼此信任的、良好的專業關系,為后續的預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礎,以便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能以此為起點一道工作,實現服務對象和社會工作的目標。
其具體工作包括:
⑴解釋社會工作的介入目的
⑵澄清社工和服務對象雙方的期望和義務
⑶激勵服務對象
⑷促進和誘導服務對象的改變
通過上述幾方面的工作為后續的協助工作打下牢固基礎。
接案階段的主要工作和意義是:
了解服務對象求助的過程
來源:www.examda.com 促使服務對象進入角色
初步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需要和工作任務
開始專業關系同服務對象以外的系統建立關系
決定如何推展工作
(二)接案階段的主要任務
服務對象的來源影響著助人活動中工作者的角色,也影響著如何與服務對象建立專業關系。
www.Examda.CoM考試就到考試大 在接案前,社會工作者首先要對服務對象求助的過程有所了解,清楚地知道他們是如何成為服務對象的。
服務對象的來源和性質、他們求助過程影響著他們對社會工作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的看法,也影響著求助的動機,社會工作者必須對這些有清楚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與服務對象溝通,幫助他們了解機構的功能,使他們愿意接受工作者的協助。
考試大論壇 ⒈了解服務對象的來源
服務對象的來源不僅影響著工作者的角色,也影響著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專業關系的建立。
面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工作者需要有不同的工作技巧,
了解服務對象的來源是接案時的一項重要工作。
來源:www.examda.com ⑴主動求助的
所謂主動求助的,是一個人、家庭或團體帶著超出他們能力之外而不能解決的問題主動前來尋求幫助。這種服務對象通常是比較了解社會工作機構相關服務信息的人,他們知道機構能夠為他們提供什么服務。因而,機構提供的服務與他們的期望兩者之間具有較大的一致性。
考試大論壇 例如:某流浪兒童保護中心設有24小時全天候開放式救助站,兒童來去自由,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和生活后,流浪兒童可以自己自主決定是否入住到中心接受救助。那些申請到中心接受救助的兒童就是主動求助的,他們都比較了解中心的性質、所提供的服務,因而他們中有很多人也抱有在中心接受教育或者得到職業培訓的期望。
⑵他人轉介的
這種服務對象是由他人轉介而來的
來源:考試大 他們可能是由社區內的相關機構(例如,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或鄰居發現因存在嚴重的個人、家庭或群體問題而影響到了正常的社會功能發揮,從而要求社會工作者介入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在本節開始所講述的案例中,鄭瑩就是由居委會轉介而來的服務對象。社會工作者要注意,一般來說,這類服務對象的需要具有多樣性,但機構服務都有其自身的限制,并不能提供服務對象對象所需的全部服務,所以也存在“篩選服務對象”的問題。
(3)由社會工作者主動接觸而成為服務對象的
對于由社會工作者認定為服務對象的人來說,沒有主動求助或者說沒有求助動機并不等于他們就不需要服務、不想得到服務。
面對此類服務對象時,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任務是,消除他們對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的不信任甚至懷疑,引導他們接受服務。
考試大論壇 例如:某流浪兒童救助和保護中心的社會工作者從保護兒童生存權、受教育權、參與權和發展權出發,設立了接頭巡回流動救助車,隨時發現有需要救助的流浪兒童,向他們介紹宣傳中心的服務,引導流浪兒童使用中心的服務,使他們能夠享受教育和發展性的培訓。中心的很多兒童就是社會工作者通過外展服務,主動接觸而成為中心的服務對象的。
(二)接案階段的主要任務
來源:考試大 ⒉認定服務對象的類型
根據上述服務對象的來源,可以將其按尋求服務時的意愿分為兩種類型,即:自愿和非自愿接受服務的服務對象。不同類型的服務對象其心理和表現出的行為特點也不同,應對方法也不同。具體方法如下:
⑴“自愿性服務對象”
考試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 是指:認識到需要協助而自己主動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紹而接觸社會服務機構并愿意成為其服務對象的人。
這類“自愿性服務對象”求助動機強,比較容易建立與之建立關系,機構的服務與他們的需要也會比較吻合。
⑵非自愿性服務對象
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權力的部門或個人(包括父母、老師等)將需要協助的對象轉介給社會工作的服務機構、以協助其解決問題的服務對象,他們是被動接受服務的人。
來源:考試大 這種特性使得他們在接受服務時通常會存在或表現某些抗拒情緒和行為。
這種服務對象雖然是被動接受服務的人,但如果他們拒絕服務則可能會有不良后果。社會工作者要識別哪些人或者哪些群體是高危人群,主動勸說他們接受服務。
在社會工作的助人活動中,與這類服務對象的專業關系通常不易建立,需要進行相當細致的工作,同時需要非常嫻熟的工作技巧。
例如,流浪兒童并不是依法必須接受服務的人,但由于決絕接受服務,他們中的有些人在街頭受社會不良分子的欺侮、教唆、控制、威逼做壞事。
(二)接案階段的主要任務
⒊了解服務對象的求助過程
為了準備接案,社會工作者除了需要了解服務對象的來源、類型外,還要了解他們的求助過程。前來社會工作機構求助的服務對象通常帶有不同的問題和不同層次的需求。
一般來說,大多數服務對象來求助是在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不果后所作的最后選擇。
來源:考試大 例如,研究顯示,城市因下崗失業而陷入貧困境況的家庭和個人,當他們因孩子上學、家人生病而需要幫助時,通常首先是向家人和朋友等非正式助人網絡求助,申請低保是最后才采取的行動。
⒋使“潛在服務對象”成為“現有服務對象”
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1)現有服務對象是指:
當服務對象前來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求助,并已經使用社會工作者所提供的資源或正在接受社會工作者協助的服務對象。
潛在服務對象是指:
考試大論壇 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會工作協助和社會工作資源幫助、但未來可能需要服務資源和協助的服務對象,或者當服務對象并沒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協助,或者是雖然沒有求助但已妨礙他人或其它系統社會功能的正常發揮時,他即成為“潛在的服務對象”。
工作者的任務是不僅要與“現有服務對象”建立關系,同時還要聯系潛在的服務對象,使其了解接受社會工作服務對他們的意義,促使“潛在服務對象”也成為“現有服務對象”考試大收集整理
編輯推薦:
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中級)章節匯總 社會工作者考試中級實務考試模板說明 進入網校聽老師對“社會工作實務”知識點的詳細講解>>> 更多請訪問:
考試大社工網,
考試大社工論壇,
考試大社工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