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專項練習題及答案(8)
1.試述處理壓力的方法。
2.結合實例談談學習中的組織策略。
3.結合實際分析如何培養創造能力。
4.常用的學習策略有哪些?結合實際談一談如何運用學習策略進行有效學習?
5.在人格發展與調節中,如何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6.如何訓練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7.根據遺忘發生的規律,談談怎樣復習才能有效避免遺忘。
8.試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9.教育心理學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能發揮什么作用?
10.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觀點及其特征?
參考答案:
1.認識壓力的作用及其可能導致的后果,對可能出現的過度壓力有心理準備,并主動學習處理壓力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壓力。常用的方法如下: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2)勞逸結合,積極休息,培養業余興趣愛好。
(3)加強體育鍛煉,生活有規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擴展良好社會支持系統,擁有朋友。
(5)積極面對人生,自信豁達,知足常樂,笑口常開。
(6)改變不合理觀念,通過有意地改變自己的內部語言來改變不適應狀況。
2.組織策略即根據知識經驗之間的內在關系,對學習材料進行系統.有序的分類.整理和概括,使之結構合理化。應用組織策略可以對學習材料進行深入的加工,進而促進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該策略側重于對學習材料的內在聯系的建構,更適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與思考才能把握內在深層意義的學習材料。幾種常用的組織策略有群集.摘錄.畫線.列提綱等。
群集(grouping)即我們平時所講的歸類,它是組織策略的一種常見形式。通過對零散、個別的項目、單元進行分類與排列,可以加強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助于形成簡明有序的結構,使學習者易于理解與記憶。
摘錄、畫線、寫標題、列提綱、做筆記等學習策略的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學習內容的要義,建構所學內容的組織與結構。對學習材料中的重點部分進行摘錄和畫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點內容上,并促進理解和記憶。還可以用自已的語言以寫小標題的形式概括重點,許多研究發現,用自己的話去概括課文中的重點,比單純地接受現成的概括語更能促進理解與記憶。此外,將所學內容列個提綱,邏輯清晰便于記憶,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策略。提綱可以將整個內容的核心思想及其有關細節以簡明、扼要的形式表現出來,取得綱舉目張的效果。
3.21世紀是以知識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能否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的關鍵因素。而“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因此,為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使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盡快培養出新形勢下迫切需要的大批創造性人才。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何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呢?下面是如何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一些想法:
(1)破除創新神秘論;
(2)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3)努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4)全方位地訓練學生的擴散思維。
當然,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僅僅做到以上幾點,也很難奏效。但只要我們全體教師立足創新教育,更新觀念,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改進教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能走出一條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新路來。
4.學習策略可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又分為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
元認知策略可分為計劃策略、監督策略和調節策略。
要運用學習策略進行學習必須從以下方面做起:
(1) 掌握各種有效的知識類型;
(2) 培養學習的愿望與動機;
(3)有相關學習的元認知。
5.(1)首先做到人格獨立;
(2)在做任何事情都有潛意識的積極動力;
(3)制定積極向上的目標和計劃;
6.對兒童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提高兒童的創造性水平主要可以通過下面的途徑:
(1)建立目標與意向;
(2)訓練基本的技巧;
(3)鼓勵個體取得某領域的具體知識;
(4)刺激和鼓勵好奇心;
(5)建立動機,特別是內部動機;
(6)建立自信,鼓勵冒險精神;
(7)強調掌握和自我競爭;
(8)培養有關創造力和創造性思維的信念;
(9)提供選擇和發現的機會;
(10)促進自我管理技巧;
(11)傳授創造性思維的策略與技術;
(12)運用例子。
7.其一,及時復習。新學習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時地復習,至少要在當天加以學習。以減緩遺忘的進程。
其二,分散復習。分散復習是相對應集中復習而言的。相對于大多數學習而言,分散復習的效果優于集中復習,因為分散復習可以降低疲勞感,可以減少前攝抑制倒攝抑制的影響。
其三,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研究表明,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的效果優于單純的重復閱讀。單純重復閱讀的記憶效果之所以不如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主要在于前者不利于及時發現學習葉,的薄弱點,閑而在重復學習時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后者則可以及時發現學習中的薄弱點,從而在重復學習時,便于集中注意,有針對性地加強薄弱點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如英語.語文)中應注意教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邊閱讀邊背誦,將閱瀆與背誦交替進行。
8.(1)主要內容
①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知識觀和學生觀
②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已的知識的過程。
(2)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①苛勒的完形-頓悟說
②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
③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9.教育心理學不僅能夠給新課改提供理論上的指導,而且能夠給解決新課改中遇到的問題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導。
(1)科學理論上的指導作用
①為教育現象提供不同于傳統常識的新觀點
②為課堂教學提供理論性指導
③幫助教師分析、預測并干預學生的行為
(2)研究方法上的指導作用
①幫助教師應用研究的方法來了解問題
②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創造性的.持續的研究
10.(1)主要觀點以下幾個方面:
①學習是有意義的心理過程
②學習是學習者內在潛能的發揮
③學習應該是對學習者有用的.有價值的經驗的學習
④最有用的學習是學會如何進行學習
(2)特征:
①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的主題是人的本性及其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②人本主義心理學從哲學思想上來看,主要思想傾向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