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 )。
A.學習過程
B.學習方法
C.學習內容
D.學習目標
2.根據皮亞杰的觀點,守恒觀念的形成是兒童認知發展水平達到哪個階段的重要標志?(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3.在下列認知風格中,容易給學習帶來不利影響的認知風格是( )。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4.皮亞杰通過觀察兒童的活動,用自編的( )同兒童交談,考察兒童關于公正、責任、欺騙等道德發展的問題。
A.對偶故事法
B.臨床法
C.兩難故事法
D.行為療法
5.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馬斯洛
B.阿特金森
C.維納
D.維果斯基
6.遷移的實質是( )過程。
A.新舊經驗的整合
B.新舊知識的同化
C.新舊.知識的順應
D.新舊經驗的重組
7.學會寫“石”這個字后,有助于寫“磊”,這種現象屬于( )。
A.具體遷移
B.一般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8 .由于對某種具體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發生的情感體驗是( )。
A.想象的道德情感
B.情境的道德情感
C.直覺的道德情感
D.理性的道德情感
9.研究表明,學生座位的安排對于學生接受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 )。
A.有影響
B.沒有影響
C.幾乎沒有影響
D.有實質性影響
10.教師成為一個專業工作人員,能夠對教育問題做出反省性思考,屬于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 )階段。
A.求生期
B.鞏固期
C.更新期
D.成熟期
11。布盧姆將認知目標按智力水平由低到高分為哪六個層次?( )
A.知識、運用、領會、分析、綜合、評價
B.知識、領會、運用、綜合、分析、評價
C.知識、領會、分析、運用、綜合、評價
D.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
12.當學習者意識到他不理解課的某一部分時,就會退回去重讀困難的段落,放慢速度,這屬于元
認知策略中的( )。
A.謀劃策略
B.調節策略
C.監視策略
D.組織策略
13.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創始者是( )。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4.兒童多動癥是小學生中常見的一種以注意缺陷、活動過度和好沖動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障礙,其高峰發病年齡在( )。
A.3~5歲
B.5~7歲
C.8~10歲
D.12~13歲
15.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對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應之后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時,聯結力量就會增加,這符合下列哪一條學習規律?( )
A.練習律
B.效果律
C.準備律
D.近因律
16.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這種行為改變方法是( )。
A.行為塑造法
B.代幣獎勵法
C.強化法
D.處罰法
17.評價教學結果的最客觀和可靠的標準是( )。
A.教學目標
B.教學結果
C.教學測量
D.教學評論
18.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學會用繩子打結不屬于問題解決,其理由是(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動太簡單
B.它不必克服認知障礙
C.它不是在人的頭腦內完成的
D.它不需要復雜的認知活動
19.“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近景性內部動機
B.近景性外部動機
C.遠景性外部動機
D.遠景性內部動機
20.兒童在家庭中養成了愛勞動的行為習慣,這種習慣也會在學校牛表現出來,這是( )。
A.知識的遷移
B.技能的遷移
C.行為規范的遷移
D.學習經驗的遷移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