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6、相對于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改變的不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br />27、學校教育是萬能的。(?。?br />28、教學原則貫穿于各項教學活動之中,它的正確和靈活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br />29、學??梢詾榱私虒W而忽略其他事情。 (?。?br />30、拓展型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學力。( )
31、確定小學課外活動內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興趣、愛好。(?。?br />3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既體現了學科課程的優點,也體現了活動課程的優點。(?。?br />33、德育過程與受教育者品德形成過程無關。(?。?br />34、教學改革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br />35、小學生的觀察常注意一些感興趣的、新鮮的東西,而忽略主要的東西。 (?。?br />36、個別教學制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
37、教育理念是教師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本領,具體表現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
38、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根本區別是素質教育強調人的全面發展。(?。?br />39、疏導原則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br />40、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學習主體的地位,應當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