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的能力的主觀判斷稱為( )

2、課外活動不包括( )

3、在德育過程中,人們對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一般稱為( )

4、教師教學和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材料是( )

5、當代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認為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是( )

6、杜威所主張的教育思想被稱作是( )

7、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說”,認為外部的力量決定了人的發展,這是一種( )

8、個別教師隨意私拆、毀棄學生的信件、日記的行為侵犯了學生的( )

9、教學認識的主要方式是( )

10、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稱為( )

11、國家對學齡兒童和少年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性別和能力,普遍實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稱為( )

12、小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

13、首次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探討社會主義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較大影響的教育學家是( )

14、發展關鍵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學家根據人的身心發展的提出來的。( )

15、教育的目的可以發揮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