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景題(每道情景題后有4個問題,在每個問題給出的備選答案中,有至少一個或若干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情景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71、根據以下材料,回答71-78題。
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進行教學;這就是說,應該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等?!睘跎晁够M一步指出:“一般說來,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薄斑壿嫴皇莿e的東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現象的聯系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
案例說明了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什么教學原則?(?。?br>A.因材施教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鞏固性原則
72、
“標本”屬于( )教具。
A.實物
B.模象
C.語言
D.言語
73、
在教育教學中,貫徹該原則要(?。?。
A.正確選擇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B.重視與講解相結合
C.重視發揚教學民主
D.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74、
要想有效的運用該原則,在教育教學中要遵循感知的(?。?br>A.差異律
B.強度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75、根據以下材料,回答75-82題。
有一位優秀的班主任,為了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在自修課上組織了一次無人監考的英語測驗。測驗結束后班長向他匯報,說測驗情況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認為以這個班的學生行為規范水平還不能達到在無人監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來經過了解,得知這次測驗看書的人不少,連班干部也看了。為了糾正學生的行為,班主任制訂了啟發學生自覺改正錯誤的教育方案。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寫下了湯姆斯·麥考萊的一句名言:“在真相永遠無人知道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能顯示他的品格。”他要求學生把這句名言背下來,并給學生講了一個在學生時代作過弊的人三十年后十分悔恨的故事,同時要求每個學生都寫一篇體會,題目是《心靈答卷》。在答卷中,有的學生寫道:“作弊發生后,老師沒有批評我們,但在背名言時,我的心情比挨了打還要難受。我將永遠記住這次錯誤,永遠記住班主任老師對我們的教誨?!庇械膶懙溃骸敖處熢谂c不在一個樣兒,說說容易,做到卻有點難。測驗時我有一道10分的.題目做不出,分數的誘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令我終身懊悔的錯誤——偷看了書本。我的英語考卷雖然得了好分數,但在道德答卷中卻得了零分?!边€有的學生寫道:“本來我不打算看書的,但是在看到有的同學看書時,我也跟著看了,我感到內心有愧。”全班共有22個同學在答卷中承認了測驗時翻書的錯誤。接著班主任又把這些答卷制成了錄音帶,取名《心聲》,讓同學們在聽錄音時再一次接受教育。
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是(?。?。
A.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B.維持班級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風
D.讓學生學會自治自理
76、
案例中教師的做法,遵循了( )。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
C.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77、
教師把答卷制成錄音帶,讓同學在聽錄音時再一次受教育,運用了( )。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鍛煉法
D.陶冶法
78、
案例中,教師的做法體現了教學過程的(?。?br>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B.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
C.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