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解析】墨家以“兼愛”和“非攻”為教,注重文史知識的學習,也注重技術的練習。
2.C【解析】《學記》是世界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比歐洲早300多年。
3.D【解析】見大綱對杜威的介紹。
4.D【解析】學生有權要求擁有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讓他人獲知或干涉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信息或生活領域。
5.B【解析】小學教育的對象一般為6~12歲的兒童,這一年齡段正處于童年期。
6.A【解析】華生曾說,給他一打健康的兒童,不管他們的祖先狀況如何,他可以任意將他們培養成各種類型的人。所以他是外鑠論的代表人物。
7.A【解析】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正體現了教師的無私奉獻、崇高師德。
8.A【解析】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的榜樣力量教育學生。
9.C【解析】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了教師能否很好的、高質量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10.A【解析】楊賢江是我國最早試圖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教育問題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綱》。
11.C【解析】人與人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教育要針對差異進行,即因材施教。
12.C【解析】西周以后,出現了“政教合一”的教育形式。
13.B【解析】亞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特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的、全面發展的教育。
14.A【解析】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15.B【解析】盲人的聽覺、觸覺比常人靈敏證明人的身心發展具有互補性。
16.B【解析】學生的向師性是指學生對教師有著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感,他們把教師看成自己學習上的導師、德行上的榜樣、生活上的參謀。
17.B【解析】一次測驗難度是否得當,要看是否能較準確地測出學生的真實成績。
18.D【解析】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樂、射、御、書、數,合稱六藝。
19.D【解析】關鍵期是指個體身心發展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
20.B【解析】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1.C【解析】課外活動必須堅持自愿參加的原則,不能強迫。
22.C【解析】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道德的化身,知識的化身,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是正確的,都對學生有極大影響。
23.D【解析】l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將小學分為初等小學和高等小學。
24.C【解析】l904年清政府《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中規定初等小學修業年限為5年。
25.A【解析】外鑠論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26.C【解析】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之所以有善行是外在環境影響的結果,故而是外鑠論者。
27.A【解析】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是發展的主體。
28.B【解析】課堂教學具有強制性,而課外活動是學生自己設計、自己組織、自己動手的活動,與課堂教學相比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
29.D【解析】斯賓塞在《什么知識最有價值》中對課程做了論證,這是課程用于教育教學的專門術語的開始。
30.C【解析】將課程劃分種類,需要一定的標準。課程類型就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設計課程的種類。
二、多選題
1.ACE【解析】小組活動和個人活動是按活動規模和人數劃分的。
2.ABCDE【解析】這五項都是說服的主要方式。
3.ABC【解析】教育民主化向縱深發展的主要表現:(1)教育普及化的開始;(2)“教育機會均等”口號的提出;(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民主化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4.ABCD【解析】這四個指標是衡量測驗的質量指標。
5.ABD【解析】見大綱中少年兒童的合法權利部分。
6.BC【解析】見大綱小學課程設計部分。
7.BC【解析】人們通常把教師對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的能力的主觀判斷與他們的教學效果之間密切相關的這種主觀判斷定義為教學效能感,它一般有個人效能感與一般效能感兩種。
8.ACE【解析】見大綱中對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介紹。
9.ACE【解析】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起點,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小學教育是各類教育的基礎,也是每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基礎。小學教育屬于義務教育,因此具有這些特點。
10.AN2D【解析】杜威主張教育為當下的生活服務,而生活是一個發展過程、生長過程,學校是個小社會。同時他強調在問題中學習解決問題。
11.AD【解析】板書和光電是模象的一些形式,而語言不屬于教具。
12.ABC【解析】復式教學是我國教學史上的一種特殊教學組織形式,設計教學法不屬于教學組織形式。
13.CDE【解析】教育目的、小學德育目標與任務是小學德育內容確立的依據。
14.CD【解析】其他三項均是C項的不同方面。
15.CDE【解析】見大綱班會活動的組織。
16.ABCE【解析】公益活動屬于群眾性活動的一種。
17.AN2D【解析】古代的前學校與前社會教育機構,近代的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都是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
18.BC【解析】西歐封建社會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設立眾多的教區學校,講授宗教課程,也講授讀寫知識。
19.ABDE【解析】這些人都是文藝復興時期很有影響的人文主義思想家。
20.ABCD【解析】學校是教育的場所,而非教育的構成要素。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機考測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