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
B.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結合
C.掌握知識與形成思想品德相結合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作用相結合
E.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17.( )是選擇和運用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據。
A.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
B.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
C.學生年齡特征
D.教學時間、設備、條件
E.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
18.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 )。
A.演示法
B.參觀法
C.練習法
D.實驗法
E.實習法
19.我國古代的著作( )總結了“教學相長”、“啟發誘導”、“藏息相輔”、“預”、“時”、“孫”、“摩”等寶貴經驗。
A.《學記》
B.《論語》
C.《孟子》
D.《中庸》
E.《大學》
20.德育的教育意義體現在( )。
A.德育是實現我國教育目的的基礎和保障
B.德育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
C.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奠基工程和未來保證
D.德育是保障我國教育方向的重要保證
E.德育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唯一途徑
21.德育過程有許多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 )。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和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和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間的矛盾
E.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內容的矛盾
22.德育過程要促進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的和諧統一發展,必須注意德育的( )。
A.全面性
B.多端性
C.長期性
D.反復性
E.曲折性
23.獎勵和懲罰是對學生行為的肯定或否認,獎勵的主要形式有( )。
A.贊許
B.表揚
C.獎賞
D.鼓勵
E.肯定
24.課外活動有其自身特點,因此,它有獨特的教育作用,主要表現在( )。
A.充實學生的生活,擴大學生活動領域,密切學生與社會的聯系
B.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特長
C.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識和創造才能
D.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E.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5.制定課外活動計劃的基本要求是( )。
A.具有可行性
B.具有協調性
C.具有明確性
D.具有預見性
E.具有多樣性
26.小組活動是學校組織課外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小組活動在層次上有( )。
A.校級的
B.年級的
C.班級的
D.個人的
E.小組的
27.班級教育活動涉及的內容有( )。
A.日常性的教育活動
B.主題教育活動
C.文藝體育活動
D.社會公益活動
E.臨時性的教育活動
28.下列屬于后進生典型特點的是( )。
A.求知欲不強
B.學習能力較低
C.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D.意志薄弱
E.自卑復雜感強
29.研究課題的來源主要有( )。
A.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B.對已有教育理論的質疑
C.教育文獻信息的分析
D.教育科學研究規劃
E.教學課題的提出
30.一個好的研究假設應符合( )的標準。
A.研究假設的提出應有一定的理論依據
B.研究假設一般應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變量問的關系做出推測判斷
C.研究假設應該表述清楚,簡單明了
D.研究假設必須是可以檢驗的
E.研究假設可以大膽想象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