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1.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2.政治
3.十六大報告 4.教育機智
5.人身權 6.《什么知識最有價值》
7.目標模式8.啟發性
9.柏克赫斯特 10.個體社會化社會規范個體化
11.疏導 12.文學藝術活動
13.小組活動 14.班風
15.二次文獻
三、判斷說明題
1.答:錯誤。
(1)學校制度不是隨便制定的,它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科學技術發展狀況、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性質、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民族文化和教育傳統等因素的制約。
(2)學校制度是一個國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組成部分,學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確和完善,直接關系到教育目的的實現、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進行及教育事業的發展,從而也會對政治經濟制度的鞏固、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青少年身心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2.答:正確。
(1)小學教育的內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因而對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具有長遠的價值。
(2)學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對人的發展來說,更具有長遠意義。學校教育幫助個體形成自身發展的自主能力,使個體的發展自由提高到自覺階段。
3.答:錯誤。
(1)確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是社會的發展要求和個體發展需求的辯證統一。
(2)個體本位論認為個人價值高于社會,主張教育目的應當根據人的本性之需來確定,這是片面的,教育目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教育目的的確立就必須符合這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需求,另外,教育目的的確立還要依據個體身心發展的需要。
4.答:錯誤。
中小學生作為法律的主體,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也應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督逃ā芬幎▽W生應盡的義務有: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遵守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制度。
5.答:錯誤。
(1)課外活動是指學校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
(2)課外活動是學生的自主性活動,因此,要充分發揮和依靠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學生以自主的姿態來組織、參加活動,使他們從中學會自治、自理和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
(3)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并不意味著要忽視教師的作用甚至取消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教師在課外活動中起到輔助和引導學生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