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1.捷克著名的教育家 __________是使教育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第一人,他在1623年出版的代表作 __________,被看作是教育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志。
2.__________ 決定教育目的及相關內容,并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3.第一次在黨的報告中系統、全面、完整、系統的表述教育方針是在黨的 __________中。
4. __________是指教師在突發性事件面前,靈活、巧妙的處理問題的能力。
5. __________是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為豐富的一項權利。
6.在西方,“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教育家斯賓塞的著作__________中。
7.泰勒的課程編制模式又稱“ __________”。
8.《學記》中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教學要求,體現的是__________教學原則。
9.道爾頓制是由美國教育家 __________于20世紀20年代建立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
10.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的統一過程。
11.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體現的是我國小學德育的__________原則 。
12. __________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陶冶學生的情操為主要目的而開展的活動。
13. __________是學校課外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
14. __________是一個班級在長期的活動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傾向和精神風貌。
15. __________是在原始文獻的基礎上加工整理而成的檢索性文獻,如文摘、索引、題錄等。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學校制度是隨便制定的,對國家和青少年的發展沒有多大的影響。
2.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3.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據是個體本位論。
4.中小學生還不是成年人,不用履行任何法律義務。
5.課外活動就是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的活動,與教師無關。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學校教育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
2.簡述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備哪些知識素養?
4.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試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2.試述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