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見大綱122頁。
2.D[解析]見大綱126頁。
3.B[解析]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利用諧音聯想法幫助記憶是其中一種。
4.A[解析]人的學習83%通過視覺。
5.D[解析]畫線是復述策略,是認知策略的一種。
6.D[解析]畫出網絡關系圖是組織策略,是認知策略的一種。
7.A[解析]元認知計劃是在活動前計劃活動。
8.D[解析]教師在黑板上只需寫出重要的信息即可。
9.D[解析]一般存在三種模式:先高后低、中間高兩頭低和先低后高。
10.D[解析]PQ4R包括預覽、提問、閱讀、反思、背誦、復習等六個步驟。
11.C[解析]ABD三項屬于元認知策略。
12.A[解析]由大綱對元認知的實質的總結可知,A選項正確。
13.A[解析]位置記憶法是一種傳統的記憶法。

4.ABCD[解析]雙向圖屬于表格。
5.CDE[解析]復述策略和精細加工策略是認知策略。
6.ABCDE[解析]見大綱126頁。
三、填空題
1.編簡2.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3.一覽表、雙向表4.視覺聯想5.隨意識記6.前攝抑制7.語義聯想8.整體識記、分段識記9.練習、反饋10.生成性學習11.元認知12.對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觀念13.學習成績差14.預測15.列提綱、利用表格
四、名詞解釋
1.關鍵詞法:將新詞或概念與相似的聲音線索詞,通過視覺表象聯系起來。
2.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于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一般而言,認知策略因所學知識的類型而有所不同,復述、精細加工和組織策略主要是針對陳述性知識的,針對程序性知識則有模式再認知策略和動作系列學習策略等。
3.精細加工策略: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4.完形訓練:在直接講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驟,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驟。
五、簡答題
1.(1)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
(2)學習策略是有效學習所需的;
(3)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
(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則和技能構成。

3.(1)計劃的策略。制定學習目標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案等;
(2)監視的策略。對認知過程進行評價、反饋認知活動的結果與不足等;
(3)調節的策略。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
4.(1)主體性原則。指任何學習策略的使用都依賴于學生主動性和動能性的充分發揮。
(2)內化性原則。指訓練學習不斷實踐各種學習策略,逐步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學習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靈活應用。
(3)特定性原則。指學習策略一定要適于學習目標和學生的類型。
(4)生成性原則。指學生要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材料進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種新的東西。
(5)有效的監控。指學生應當知道何時、如何應用他們的學習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己對學習策略的運用過程。
(6)個人自我效能感。指教師給學生一些機會使他們感覺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一般來說,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等三個方面。
(1)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于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一般而言,認知策略因所學知識的類型而有所不同,復述、精細加工和組織策略主要是針對陳述性知識的,針對程序性知識則有模式再認策略和動作系列學習策略等。
(2)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
(3)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境和資源的策略,有助于學生適應環境并調節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對學生的動機具有重要的作用。
2.[答案要點]:
(1)學習時間管理:首先,統籌安排學習時間。其次,高效利用最佳時間。再次,靈活利用零碎時間。
(2)學習環境的設置:首先,注意調節自然條件。其次要設計好學習空間。
(3)學習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學習工具的利用:要善于利用參考資料、工具書、圖書館、廣播電視以及電腦與網絡等。
(5)社會性人力資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師的幫助以及通過同學間的合作與討論來加深對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