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教學:是在教育目的的規范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它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技能,發展智力、體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的活動。
59、教學的含義。
答:(1)教學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根本目的的活動。(2)教學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3)教學具有多種形態,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60、教學與智育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答:智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通過教學這條途徑來實施,但智育也需要通過課外活動等途徑才能全面實現。此外,教學不僅是智育的實施途徑,也是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途徑。
61、教學的意義有哪些。
答:(1)教學是傳授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
(3)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
62、中學教學的任務有哪些。
答:(1)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發展學生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4)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教學原則與方法
67、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反映教學過程規律而制定的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和要求。
68、我國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鞏固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91頁)
69、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辦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
70、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答:(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2)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3)學生年齡特征(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5)教師業務水平
71、我國常用的教學方法。
答: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參觀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法(93頁)
教學的組織形式
72、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照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道爾頓制和特朗普制。(96頁)
73、班級授課制:是我國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它具有其他教學組織形式無法取代的優點,在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優點:第一,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達到一定質量。第二,有利于大面積培養人才。第三,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第四,有利于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
缺點:第一,難以因材施教。第二,難以形成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第三,缺乏靈活性。
74、班級授課制的輔助形式主要有現場教學和個別教學,特殊形式是復式教學。
75、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有哪些?每個環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一)備課,基本要求是:(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2)寫好三種計劃,學期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
(二)上課,基本要求是:(1)目標明確(2)內容正確(3)方法得當(4)組織有效(5)體驗積極
(三)課外作業的布置的批改
(四)課外輔導
(五)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
76、教學評價:是根據一定的客觀標準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所進行的價值判斷。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基本作用是調節、改善和提高教學活動本身。
種類:
(1)根據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
(2)根據評價對象,可分為教師教學評價和學生學習評價。
(3)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準,可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
77、什么是學生學業成績評價?有哪些基本方法和方式?
答:學生學業成績評價是教學評價中的基本內容,它是指以教育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徑,,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等發展水平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痉椒ǎ簻y驗法、觀察法、調查法、自我評價法等?;痉绞接校嚎疾楹涂荚?。
編輯推薦:把教師站點加入收藏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