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學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應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這屬于:
A、道德性原則
B、教育性原則
C、系統性原則
D、客觀性原則
2、研究中會處于被動地位,因果關系難以確定的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
B、問卷法
C、自然實驗法
D、實驗室實驗法
3、( )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把知識轉化為各年齡的學習者都能理解的知識結構,并讓學生掌握學科的知識結構”。
A、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B、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C、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D、人本主義學習理論www.Examda.CoM考試就到考試大
4、變式是指( ),使學生逐漸理解概念的真正含義。
A本質特征、非本質特征都不變
B、變換非本質特征,本質特征不變
C、本質特征、非本質特征都變
D、變換本質特征,非本質特征不變
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觀察力
B、記憶力
C、想象力
D、思維推理能力
6、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一個能引起共鳴的手勢或表情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增添無窮的勇氣,取得顯著的進步。這屬于:
A、第一印象
B、共鳴效應
C、羅森塔爾效應
D、移情效應
7、研究表明,我國兒童擺脫成人懲罰影響,根據行為本身好壞作出分析判斷的轉折在:
A、5-6歲
B、6-7歲
C、7-8歲
D、8-9歲
8、“當個體行為符合群體規范時,群體就會給予贊許或鼓勵,從而進一步強化其行為”這屬于:
A、群體歸屬感
B、群體認同感
C、群體壓力
D、群體動力傾向
9、“課時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等等” 屬于:
A、以策略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B、以媒體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C、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D、以系統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10、“以提供建構認知結構的框架為教學的切入點”屬于()教學策略。
A、先行組織者
B、掌握學習
C、支架式
D、拋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