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詞解釋
1.心理發展 2.人格 3.最近發展區 4.關鍵期
五、簡答題
1.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2.論述學生的性格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3.簡述認知差異的教育含義。
4.簡述人格發展階段理論的教育意義。
六、論述題
1.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征有哪些?
2.論述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心理發展有一定方向和先后順序。在認識客體時,是從外部現象向內部本質演變.因此C項錯誤。
2.B[解析]略。
3.B[解析]中學生記憶發展的最大特點。就是青少年時期的記憶力是人生中記憶力的最佳時期。
4.A[解析]心理學上將氣質類型分為抑郁質、粘液質、多血質和膽汁質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屬于典型的抑郁質.故選A。
5.A[解析]由心理學常識可知,在以自我意識為核心的人格調控系統中,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終環節。B、C、D項表述不正確,故選A。
6.A[解析]在有幾種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中,有些兒童傾向于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這種認知方式被稱為沉思型認知方式。題干所指的是沖動型認知方式。
7.B[解析]少年期是指11、12歲到l4、15歲的階段,是個體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
8.B[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納量表,簡稱S—B量表。
9.B[解析]發展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存在關鍵期,這是個體早期生命中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種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但關鍵期并不是突然開始和停止的。
10.B[解析]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二是中學階段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從此開始,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由經驗型水平向理論型水平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