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簡答題
[答案要點]
1.(1)人的學習除了要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外,還要掌握人類世世代代積累起來的社會歷史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
(2)人的學習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生活中,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通過語言的中介作用而進行的。
(3)人的學習是一種有目的、自覺的、積極主動的過程。
2.加涅根據學習情境由簡單到復雜、學習水平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把學習分為八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層級結構。依次是信號學習、刺激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言語聯結學習、辨別學習、概念學習、規則或原則學習、解決問題學習。
六、論述題
[答案要點]
第一,學習觀。(1)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使學生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2)學習包括三個過程:獲得、轉化和評價。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通過獲得、轉化、評價去掌握新知識,從而使學科的知識結構轉變為學生的認知結構,使書本的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第二,教學觀。(1)教學的目的在于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是指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態度和方法。而所謂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是允許許多別的東西以與它有意義地聯系起來的方式去理解它。(2)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
原則。①動機原則。所有的學生都具有內在的學習愿望,內在動機是維持學習的基本動力。②結構原則。任何知識結構都可以用動作、圖像和符號三種表象形式來呈現。③程序原則。教學就是引導學習者通過一系列有條不紊地陳述問題或大量知識的結構,以提高學生知
識的掌握、轉化和遷移能力。④強化原則。讓學生知道結果應該在學生評估自己作業的那個時刻,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強化作用的發揮。
教育含義:根據布魯納的教學觀和教學原則,為了促進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發展,教師必須深入分析教材,明確所教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對教材結構的理解,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同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培養學生的內部動機。要注意運用反饋的原理,促進學生自我反饋.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