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2.C 3.A 4.C 5.D 6.A 7.B 8.C 9.D 10.C11.B 12.C 13.B 14.A 15.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
16.桑代克 17.社會自我 18.行為規范 19.強化 20.倒攝抑制21.功能固著 22.模像 23.小學三年級(或9歲左右) 24.內化 25.附屬 26.場依存 27.動作技能 28.心理 29.合作與競爭 30.總結性31.交流討論 32.結構良好 33.一種活動方式 34.變通性 35.140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6.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不斷改革教學,努力因材施教(2分)。要做到:(1)創設適應學生認知的教學組織形式(2分);(2)采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方式,努力使教學方式個別化(1分);(3)運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1分)。
37.(1)相似性(1.5分);(2)原有認知結構(1.5分);(3)學習的心向與定勢(2分,心向與定勢答出其中之一便可得2分)。
38.(1)連續性與階段性(2分);(2)定向性與順序性(1分);(3)不平衡性(1分);(4)差異性(1分)。
39.(1)深度加工材料(1分);(2)有效運用記憶術(1分);(3)進行組塊化編碼(1分);(4)適當過度學習(1分);(5)合理進行復習(1分)。
40.(1)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1分);(2)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1分);(3)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1分);(4)培養思考問題的習慣(2分)。
41.(1)教師的領導風格(2分);(2)班級規模(1分);(3)班級的性質(1分);(4)對教師的期望(1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2.(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2.5分);(2)提供變式(2.5分);(3)科學地進行比較(2.5分);(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括(2.5分)(只有要點,未舉例,扣4分)。
43.(1)指出“說理”即注重對學生進行道德認識教育(3分);(2)運用品德結構的觀點,指出品德教育應該重視品德教育是一個統一的整體(4分);(3)指出還應采用多種方法、手段以提高德育的實效性(3分)。
最新試題:
在線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