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語言和言語不同,語言是一種( )。
A.自然現象
B.社會現象
C.言語過程
D.交流活動
2、兒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聲吸引,努力控制自己,專心做功課,這是(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者均有
D.選擇性注意
3、幼兒園老師上課時,一邊彈琴,一邊組織孩子們按音樂節奏做各種動作,老師的這種注意品質是( )。
A.注意的穩定性
B.注意的廣度
C.注意的轉移
D.注意的分配
4、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資料,較易作出結論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
A.問卷法
B.談話法
C.觀察法
D.實驗法
5、個性的( )指人與人之問沒有完全相同的個性。
A.獨特性
B.整體性
C.穩定性
D.社會性
6、以下正確的表述是( )。
A.幼兒使用動詞的頻率高于名詞
B.幼兒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動詞
C.實詞在4~5歲增長最快
D.形容詞在3歲增長最迅速
7、當兒童在生理和活動能力方面得到迅速發展的時候,由于心理發展跟不上這種變化,導致其內心發生沖突,進而引發混亂。處在這個時期的兒童在行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這個時期是( )。
A.關鍵期
B.轉折期
C.敏感期
D.危機期
8、關于需要和動機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需要是人腦對生理和社會的要求的反映
B.動機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
C.需要一旦產生,就轉化成為推動人活動的動力
D.需要必須有誘因條件才能轉化為動機
9、兒童知道從烤爐中取出的面包是熱的,這是( )。
A.感覺
B.知覺
C.記憶
D.思維
10、下列哪種現象能表明新生兒的視聽協調?( )
A.嬰兒聽到母親的聲音會露出笑容
B.突然巨響,嬰兒有驚嚇反應
C.嬰兒聽到母親叫“寶寶”,就用眼睛找媽媽
D.嬰兒看到大人逗他說話,會一跳一跳表現出快樂的樣子
11、下列屬于5~6歲幼兒特征的是( )。
A.認識依靠行動
B.開始掌握認知方法
C.開始接受任務
D.初步生活自理
12、( )的出現,標志著心理活動的發生。
A.條件反射
B.非條件反射
C.本能活動
D.腦電波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嬰兒主要依靠與具體事物和事件聯系進行時問定向
B.4歲以后,兒童開始能夠學習對持續時間進行估計
C.兒童時間知覺發展的方向是時間知覺與時間概念結合起來
D.5歲以后兒童能夠以行動作為估計時間的參照物
14、關于各種記憶出現的時間由早到晚依次是( )。
A.運動記憶一形象記憶一情緒記憶一語詞記憶
B.情緒記憶一形象記憶一運動記憶~語詞記憶
C.語詞記憶一形象記憶一情緒記憶運動記憶
D.運動記憶一情緒記憶一形象記憶一語詞記憶
15、大約出生6~10周后,人臉可以引發嬰兒微笑,這種微笑被稱為( )。
A.生理性微笑
B.自然微笑
C.本能微笑
D.社會性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