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其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1.下列觀點中,屬于遺傳決定論的是( )。
A.洛克的“白板說”
B.高爾登的血統論
C-柏拉圖的三等論
D.基督教的“原罪說”
E.中國的性善性惡論
2.課程管理有審定制、國定制和多樣化自由選擇幾種模式,課程一般結構發生變化,則體現在( )。
A.保持原有特色的優勢
B.強調統一基礎上增加靈活性
C.在多樣性基礎上增加調控
D.采用導向式管理
E.建立與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方式相一致的課程結構
3.講授法可分為( )等方式。
A.講述
B.解答
C.講解
D.演練
E.講演
4.測驗和考試是用來檢查教學的一種手段,應把握的原則有( )。
A.客觀性原則
B.發展性原則
C.計劃性原則
D.經常性原則
E.指導性原則
5.運用獎勵和處分時要注意的要求是( )。
A.公平、正確、合情合理
B.以誠待人
C.發揚民主
D.注意時機
E.注重宣傳與教育
6.培養學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設班集體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班主任應做到( )。
A.嚴格要求
B.培養輿論
C.耐心引導
D.保持教師的絕對權威
E.注意學生集體領導機構的經常變動
7.墨家認為,對獲得知識的理解主要有三種途徑( )。
A.熟知
B.親知
C.聞知
D.說知
E.見知
8.學生文化的特征有( )。
A.過渡性
B.非正式性
C.整合性
D.多樣性
E.互補性
9.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要求是( )。
A.因地制宜
B.分類指導
C.按需施教
D.市場導向
E.學用結合
10.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從產生與興起的歷史背景看,主要與( )因素有關。
A.社會主義思潮
B.國家主義思潮
C.民族主義思潮
D.科學技術的發展
E.案教改革
三、填空題(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1.______是一種引導和推動人們在實踐中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精神性動力。
2.學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__的人。
3.______是課程實施的最后一個環節。
4.教學認識的主體是______,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活動的主體,具有發展的______和______。
5.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______。
6.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______與學生______之間的矛盾。
7.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______。管理的重要對象是對______的管理。
8.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方為了更好地布道,設立了眾多的______學校,主要用于普通貧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適當講授一些______知識。
9.______是指國家在某一時期內教育支出的總額。
1 0.______一是教育的理想,進行______教育是教育的本質和真諦。
同類試題推薦:【5套】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深度押題試卷及答案
測試下,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