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趨勢是:
(1)加強學前教育及其與小學教育銜接;
(2)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朝著綜合統一的方向發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終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視。
2.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
(2)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
(3)班主任是班級人際關系的藝術家。
3.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的必然聯系為:
(1)學生認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間接經驗;
(2)學習間接經驗必須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為基礎;
(3)防止忽視系統知識傳授或直接經驗積累的偏向。
4.20世紀以后教育的新特點是:
(1)教育的終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昀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七、論述題
1.目前我國德育工作在現實的教育效果、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上都存在問題,對青少年學生的說服力和吸引力不強.要增強德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變革是十分重要的,學校德育工作應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僅在口頭上要求學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動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來.
2.德育過程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教導下,學生主動地積極地進行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逐步提高自我修養能力、形成社會主義的品德的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德育影響,必須經過他們主體的選擇、吸取與能動的實踐活動,才能轉化為他們的品德。
3.德育過程是教師教導下學生能動的道德活動過程。(1)學生品德的發展是在活動中能動地實現的。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是能動地啜取教育影響的。(2)道德活動是促進外界的德育影響轉化為學生自身品德的基礎。(3)進行德育要善于組織、指導學生的活動。在德育過程中,既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教育活動.又要引導學生自覺進行個人內部的道德修養活動,使兩者聯系起來,相互促進。
八、案例分析題
1.明確教學目的。
2.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思想性。
3.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計劃。
5.組織好教學活動。
6.布置好課外作業。
(圍繞上面幾點展開論述。)
同類試題推薦:【5套】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深度押題試卷及答案
測試下,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