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要點】
(1)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女懂得青春期生理變化的必然性和意義:
(2)在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
(3)在情意方面,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體驗;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幫助學生形成較好的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的多維標準。
2.【答案要點】
(1)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構成授受關系;
(3)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
(4)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3.【答案要點】
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分成兩類:一是力求成功的動機,一是避免失敗的動機。力求成功的動機,即人們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帶來的積極情感的傾向性;避免失敗的動機,即人們避免失敗和由失敗帶來的消極情感的傾向性。在學習活動中,成就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
4.【答案要點】
(1)遷移對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2)遷移是習得的經驗得以概括化、系統化的有效途徑,是能力與品德形成的關鍵環節。
(3)遷移規律對于學習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關的培訓人員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5.【答案要點】
(1)教學反思的過程實際上是教師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自覺的、有目的地反思。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過程。教學反思的根本意義在于它是教師對自身技能的重新審視與科學揚棄。人的思維和行為容易形成定勢,教師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自
身所存在的這些定勢。嫻熟技能的自動化是其積極的一面,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某些自以為
是的習慣或以為不可避免的問題則是消極的一面。教學反思是對教學過程每一個環節的重新審視,
有助于教師確認與肯定“定勢”的積極一面,利于其繼續發揚,而且能夠幫助教師覺察消極因素,
發現問題所在,破除定勢的消極面。
(2)教師的教學觀念具有內隱性的特征,很多教學觀念雖然教師自己說不清楚,但是它們卻對教學行為有著實實在在的影響。此外,教師知識結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實踐性知識,而實踐性知識也同樣具有內隱性的特點。教學反思有助于隱性的觀念和知識顯性化,可以加快自身的教學理論與實踐水平的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
(3)教師將教學反思與教學研究相結合,不僅可以使自己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提高教學工作的自覺性、目的性和創造性,而且還可以幫助教師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的歡悅.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維品質,從而使教師體會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6.【答案要點】
(一)教學媒體的共性: 一般認為,教學媒體有六個共同特性:(1)固定性;(2)擴散性;(3)重復性;(4)組合性;(5)工具性;(6)能動性。
(二)教學媒體的個性:各種教學媒體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我國常從以下5個方面加以鑒別:
(1)表現力:教學媒體表現事物的空間、時問和運動特征的能力稱為表現力。
(2)重現力:教學媒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具有把儲存的信息內容重新再現的能力稱為重現力。
(3)接觸面:教學媒體把信息同時傳遞到學生的范圍的大小稱為接觸面。
(4)參與性:教學媒體在發揮作用時,學生參與活動的機會稱為參與性。
(5)受控性:教學媒體接受使用者操縱的難易程度稱為受控性。
歷年真題:河南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