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方式叫做( )
A.常規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標管理
2、采用兩難故事法研究兒童道德發展水平的心理學家是( )
A.皮亞杰
B.埃里克森
C.羅杰斯
D.科爾伯格
3、教師對所有對象都抱有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 )
A.暈輪效應
B.有暈效應
C.皮格馬利翁效應
D.名人效應
4、下面不屬于道德領域的是( )
A.社會公德
B.職業道德
C.家庭美德
D.個人品德
5、根據學習的定義,下列屬于學習的現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織網
D.孩子模仿電影中人物的行為
6、關于教育政策的協調功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指教育政策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協調和平衡各種教育關系的作用
B.是由教育政策的本質屬性決定的
C.教育政策是有關教育的權利和利益的具體體現
D.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政策都具有協調功能
7、陶冶包括( )
A.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
B.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審美教育
C.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陶冶和榜樣感化
D.人格感化、藝術陶冶和情境陶冶
8、( )是班級文化的靈魂文化。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行為文化
D.道德文化
9、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句話說的是( )
A.激情
B.心境
C.應激
D.熱情
10、美國當代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把“基因復制”看做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這一觀點屬于教育學上的(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D.三因素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