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可以發揮下列哪幾種作用?( )
A.導向、規范和權威作用
B.激勵、評價和統一作用
C.導向、激勵和評價作用
D.宣傳、引導和激勵作用
2、下列不是貫徹直觀性原則要求的是( )
A.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B.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C.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D.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3、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這句話說得是( )
A.自主學習能力指導
B.信息能力指導
C.合作學習指導
D.探究學習指導
4、在選擇和確立教育目的時應把滿足( )的需要作為根本價值取向。
A.人
B.社會
C.人與社會
D.家庭
5、適合于測量“綜合”“評價”兩級認知目標的測試題是( )
A.客觀性試題
B.主觀性試題
C.口頭試題
D.筆試試題
6、 盧梭的教育思想屬于( )
A.實用主義教育思想
B.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C.存在主義教育思想
D.人文主義教育思想
7、情景教學法的首創者是( )
A.倪谷音
B.李吉林
C.邱學華
D.劉京海
8、( )體現不出班主任對學生的愛。
A.關心學生的學習、思想、生活和身體等情況
B.尊重和信任學生
C.甘為人梯的精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循循善誘
D.對學生唯唯諾諾
9、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是( )
A.盧梭、洛克、裴斯泰洛齊、福祿培爾
B.杜威、洛克、赫爾巴特
C.杜威、孔德
D.涂爾干、赫爾巴特
10、身體的發展遵循著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四肢、從骨骼到肌肉的發展,這符合個體身心發展的哪一條規律?(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互補性
D.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