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學(上)
1.什么是教學。包含哪些方面?
【答案要點】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它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培養目的;
(2)教學由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組成;
(3)教學具有多種形態,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2.普通學校教學任務有哪些?
【答案要點】
(1)傳授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發展學生智力、體力和制造才能;
(3)培養學生注意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
(4)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3.教學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要點】
(1)教學是社會經驗得以再生產的一種主要手段;
(2)教學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
(3)教學是教育工作構成的主體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4.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有哪些?
【答案要點】
(1)引起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5.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基本規律)有哪些?
【答案要點】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
(3)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
(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結合。
6.怎樣理解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規律?
【答案要點】
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二者統一在教學活動中。
(1)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2)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學生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是他們進一步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必要條件。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和質量,依賴于學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互轉讓的內在機制。知識與智力的相互轉化,應注意以下條件:
第一,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應誼是科學的規律性的知識。
第二,必須科學地組織教學過程。
第三,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操作與活動,提供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的時間和空間。
第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
7.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結合規律的基本觀點是什么?
【答案要點】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
(3)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
8.我國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則有哪些?
【答案要點】
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鞏固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