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學(上)
1.參與式學習是指讓學生有機會討論關于環境問題的見解,鼓勵他們探索不同觀點。 (錯)
2.系統性原則又被稱為循序漸進原則,指教學活動應當持續、連貫、有系統地進行。 (對)
3.信息加工類的教學模式包括:相倚性管理模式、通過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模式、訓練模式、掌握學習模式、減輕緊張模式、脫敏模式、使教與學的特點相適應的模式。(錯)
4.啟發性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中獲取新知識與保持舊知識之間的矛盾而提出的。 (錯)
5.發展說認為教學過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人.在于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對)
6.實踐說強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削弱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錯)
7.教學實踐指的是教師的教學工作或教學實際.是對于教學過程本質的概括。 (錯)
8.教學本質的交往說認為教學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傳遞的過程,更應該是一種交往的過程。 (對)
9.皮亞杰、維果斯基等人在心理學方面提出的理論.為教學認識過程是一種學生的認識過程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理論基礎。 (對)
10.由于教學活動是以間接認識為主.因而直接經驗相對來說可有可無。 (錯)
11.設計教學法是杜威的學生在總結他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錯)
12.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的發現學習模式是一種。折衷”的教學模式。 (對)
13.直觀性原則是針對教學中詞、概念、原理等理論知識與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相互脫離的矛盾而提出的。 (對)
14.鞏同性原則又可稱為接受性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低于或高于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錯)
15.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面向每一個學生。 (對)
16.練習法的優點在于,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各種技能技巧。(對)
17.與講授法相比.發現法對學習結果的關注超過對學習過程的關注。 (錯)
18.非指導學習法是由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治療演變過來的。(對)
19.實驗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個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通過相互之間的啟發、討論、商量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錯)
20.實習作業法的優點在于.通過將書本知識運用于實際,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并且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各種能力。 (對)
21.范例教學的主要倡導者是德國著名教育家、教學論專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 (對)
22.綱要信號圖式法為發揮學生各方面的潛能提供了可能性。(對)
23.暗示教學法是保加利亞醫學博士巴普洛夫創立的教學方法。(錯)
24.選擇范例的基本原則是基本性、基礎性和范例性。 (對)
25.非指導性是對傳統的指導性教學的否定,即它認為可以取消指導。 (錯)
26.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原理,完全擺脫了傳統教學論上的直觀原則和演示、實驗法的原理。 (錯)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