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甲、乙兩班同學學習同一段材料,甲班同學學習以后不久就復習,乙班同學不復習;一周后甲班同學的平均保持率為83%,而乙班的平均保持率為25%。由此可見防止遺忘要( )
A.集中復習
B.分散復習
C.及時復習
D.適度復習
2、個體道德的核心成分是( )
A.道德認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觀念
D.道德行為
3、教案按形式可分為( )
A.詳細教案和簡要教案
B.條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
C.具體教案和抽象教案
D.試驗型教案和理論型教案
4、教育法規的評價作用一是指教育法規具有客觀性;二是指教育法規具有 ( )
A.真實性
B.主觀性
C.判斷性
D.有效性
5、中學高年級中,最好的教學形式是( )
A.班級授課制
B.分組教學
C.個別教學
D.特朗普制
6、下列不是講授法的優點的是( )
A.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B.易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C.有助于在較短時間內使學生獲得較多的間接知識
D.有助于結合知識傳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7、 2010年2月28日,國務院發布《綱要》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這里的《綱要》是指( )
A.《中小學德育綱要》
B.《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C.《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
D.《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8、構成教育活動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師和學生
B.教師和教科書
C.學生和教科書
D.教學內容和手段
9、心理學家提出了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據是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10、( )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典故,把教師期望對學生學業的影響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
A.布朗
B.福勒
C.羅森塔爾
D.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