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要點】
(1)這位教師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把每一個學生都視為自己的弟子。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不憑個人好惡,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她既看到了那些反應機靈,學懂會用的學生。更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膽發言,沒有勇氣回答問題的學生。所以說她的愛是公正的,無私的。
(2)這個案例給了我們許多啟發:①對在道德,智力,體能,運動,交往和情緒上,特別是家庭背景各有差異的學生要表示普遍的關切;②對學生的看法要公平公正,沒有偏見,避免個人感情色彩的影響;③批改作業尺度要一致;④要給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發展條件,能較好地控制課堂上不同學生的發言機會;⑤與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談話時,語氣要一樣;⑥不夸大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錯誤,不掩飾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錯誤;⑦不根據學習成績的差異去處理學生做錯的事;⑧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先調查清楚,不急于下結論,不偏袒一方;⑨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教育教學中盡量縮小由社會不公正給學生帶來的差異;⑩要辨證地看待學生的優缺點,不絕對化。不同的學生犯了相同的錯誤,要考慮不同的動機與原因進行處理。
2.【答案要點】
(1)校長的做法不正確。森林發生火災應通知相關管理部門,而不應該讓全體師生滅火,對師生有危險,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
(2)讓學生在正常上課的時間滅火,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利,在全體教工會上點名批評沒有帶領學生滅火的班主任,這樣的做法更是錯誤的。
(3)校長應當受到一定法律處分。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當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教師的指導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內容、進程、結果和質量,起引導、規范、評價和糾正的作用。教師的教還影響著學生學習方式以及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的發揮,影響著學生的個性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2)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應當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在教師主導下逐步確立的。學生這個個體從依賴性向獨立性發展,正是教師主導的結果。
(3)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共享教學經驗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師生共同明確教學目標,交流思想、情感,實現培養目標。
2.【答案要點】
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征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的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認識的加工過程。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靈活選用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
(2)充分利用言語直觀,突出詞與形象的結合;
(3)運用感知規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
(4)調動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參與直觀過程;
(5)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歷年真題:河南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