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解析]教育事實包括各種形式、各種類型、各種模式的教育事實,還包括教與學過程中教育因素和教育行為。這些是教育學研究對象中的教育事實部分。
2.[解析]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是對培養何種社會成員(角色)的規定。
3.[解析],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由社會的需要所決定的,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這就是“社會本位論”。
4.[解析]教育是在勞動基礎上,在人和社會形成過程中產生的,教育的產生離不開社會和人的形成。
5.[解析]促進的教育態度可分為四類,即理解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積極的自我意識、教育的期待。
7.[解析]與學生和諧相處,必須做到真誠、非權勢、積極相待和具有交往技能。
9.[解析]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這是學生與從事學習活動的其他社會成員的區另之一。
10.[解析]學生所參加的是一種規范化的學習。
11.[解析]校風中的學風和教風是中心,培養和形成良好的校風,關鍵又在于領導的作風。
13.[解析]傳統的室內課堂教學形式是第一課堂,新興的課外教學形式是第二課堂。
14.[解析]中國古代學校的課程要素以道德經驗要素為重點,輔以認知經驗要素、審美經驗要素和健身經驗要素。
16.[解析]引起學生注意是教學過程中的首要因素。
17.[解析]傳授知識是形成技能、培養智能和發展個性的基礎,因而是教學過程最基本的功能。
18.[解析]學生的知識學習,是掌握前人總結與概括起來的經驗的過程,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和主要活動。
19.[解析]學生知識學習的階段分為選擇、領會、保持、應用四個階段。
20.[解析]素質教育的問題,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問題。
二、多項選擇題
21.[解析]教育影響可分解為教育媒體、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動方式方法和教育環境五種成分。
23.[解析]學生的本質屬性是學生是一個人,一個發展中的人,一個完整的人,并以學習為主要的任務。
24.[解析]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多維性、密切性、統一性、深刻性的特點。
25.[解析]隱性課程具有陶冶功能、育美功能、益智功能和健體功能。
三、判斷改錯題
四、簡答題
30.(P12-13)第一點,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
第二點,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
第三點,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
由此可知,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系統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以使教育者發生預期變化的活動。
31.(P71-77)
(1)理解學生
①心胸豁達
心胸豁達所含的第一個品質是靈活性。
②敏感性
敏感性是指一個人對他在人際關系即社交關系中出現的變化,能夠及時做出情緒反應的能力。
③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的心理學意義是在情緒或理智上都處于別人的地位。
④客觀性
客觀性意指能夠就事物本來的面目來看待它,而不受先入之見、偏見或預期的歪曲,它也完全適合于移情的一般范疇。
(2)與學生和諧相處
①真誠
真誠是指開誠布公,不虛偽行事,不以個人的一權威或職業地位作掩護。
②非權勢
教師不持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態度,應出于幫助的熱情來追求想往的成效。
③積極相待
積極相待是一種真誠的感情,概括別人的表現而向他表露出自己的情感價值和信念。
④交往技能
交往技能是教師用學生最能理解的語言來表達思想意義的能力。
(3)積極的自我意識
一個教師如果具有積極的自我意識,他就有信心,能明確地正視自己,他可能使已具有的教育技術得到積極的發揮。
(4)教育的期待
教育期待,是教師對學生發展的熱切盼望,是教師職業情感中的重要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學習潛力的推測,二是對品德發展的推測。
32.(P84)一方面,它是實現人才培養規格的重要保證;另一方面,它又是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對于教師自身而言,教師能力也還有自我提高的重要保證作用。
五、論述題
33.(P38-40)
(1)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兒童的心理發展順序是:先發展形象思維,后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先發展機械記憶,后發展意義記憶;先有高興、恐懼等一般情感,然后才有理智感、道德感等。
(2)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人在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等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無論是在生理心理上,還是在行為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別,但又是前后連續的。
(3)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身心某一方面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第二,身心不同方面的發展的不平衡性。
(4)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根據人的發展個別差異性的特點,教育者就應當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長善救失,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六、材料分析題
34.(P35-36)這一組教育情境,提供了影響人的發展諸因素及其作用的一些事實。人的發展,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身體的發展是指機體的各種組織系統(骨骼、肌肉、心臟、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的發育及其機能的增長,是人的生理方面的發展。心理的發展是指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發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發展。生理的發展是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心理的發展也影響著生理的發展。
分析上一組材料,可以看出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有以下四種:
(1)遺傳。遺傳是指人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點,也就是遺傳素質,是人發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條件。
(2)環境。環境是圍繞在個體周圍的并對個體自發地發生影響的外部世界。
(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影響人的一種活動,教育對人的發展,特別是對年青一代發展起著主導作用。
(4)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包括自身的態度和所付出的精力。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