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記一個公式或原理時,要想一想,新公式或原理是如何從以前的公式或原理推導出來的。用的記憶術中的__________。
【答案】語義聯想
2.檢驗假設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直接檢驗、間接檢驗
3.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__,它是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
【答案】道德認識
4.遺忘就其實質來說,是__________的過程。
【答案】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
5.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統提出了__________按階段形成的理論。
【答案】心智動作
三、辨析題
1.在所有精細加工策略中,列提綱和利用圖形是比較有效的促使學生學習的方法。
【專家解析】此判斷錯誤,列提綱和利用圖形、表格是組織策略,而不是精細加工策略。
2.家長指著一只狗告訴他的孩子說“這是一條狗”,然后孩子知道了狗這個概念。這屬于奧蘇伯爾說的概念學習。
【專家解析】此判斷錯誤,上述學習行為屬于符號學習。
3.通常來說,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學習一天之后的遺忘率是66%,其規律是先慢后快。
【專家解析】此判斷錯誤,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
4.按馬斯洛的觀點,一個學生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是不可能努力學習的。
【專家解析】此判斷正確,按照馬斯洛的觀點人類必須先得到基本需要的滿足,然后才會追求高層次需要的滿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較低層次的需要,要先得到滿足。
5.一個原來學會游泳的人,在進入游泳隊訓練跳水時,較其他學習過武術的人,在動作掌握和范性上更快更準確,這是因為具體遷移使然。
【專家解析】此判斷正確,具體遷移也叫特殊遷移,是指學習之間發生遷移時,學習者原有經驗的組成要素沒有發生變化,即抽象的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經驗的組成要素重新組合并移用于另一種學習之中。
專題推薦:49天攻克中學教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