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食障礙包括__________、貪食和__________。
【答案】神經性厭食癥、異食癖
2.教師的教學策略可以分為以__________的教學策略、以__________的教學策略和個別化學等。
【答案】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
3.教師促成的紀律應該包括結構的__________。
【答案】創設和體貼
4.對于情感以及道德行為表現的評價則常常采用__________的評價手段,如案卷分析、觀察、問量表以及談話等。
【答案】非測驗性
5.教師期望效應的發生既取決于__________的因素,也取決于學生的心理因素。
【答案】教師
三、辨析題
1.第一個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基礎的教育學家是瑞士的斐斯塔洛齊。
專家解析:此判斷錯誤。赫爾巴特首次提出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
2.就兒童認知發展與教學的關系而言,認知發展制約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教學則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不起作用。
專家解析:此判斷錯誤。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確實制約著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但與此同時教學也在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
3.認知方式就是認知風格,是個體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專家解析:此判斷正確,認知方式就是認知風格,是個體偏好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4.桑代克的效果律認為,反應重復的次數越多,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就越牢固。
專家解析:此判斷錯誤。上述陳述屬于練習律中的使用律。
5.趙六同學怕貓,于是班主任老師先讓他看貓的照片,再和他講貓的故事,接著讓他看關在籠中的貓,靠近籠子中的貓,撫摸籠子中的貓,最后把貓摟在懷里。這是心理治療中的行為塑造法。
專家解析:此判斷錯誤,班主任的上述行為是系統脫敏法而不是行為塑造法。
專題推薦:49天攻克中學教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