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A解析:把個人學習與社會主義事業相聯系,為未來參加祖國建設做出貢獻而學習的動機屬于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2.A解析:如果遷移產生的效果是積極的,則這種遷移屬于正遷移。
3.C解析:這種利用各種圖片、模型、幻燈片及教學電影電視等進行的直觀教學形式稱為模象直觀。
4.C解析:見心智技能的定義。
5.A解析:見組織策略的定義。
6.D解析:與有結構問題相反,已知條件與要達到的目標都比較含糊,不易找出解答線索的問題稱為無結構問題。
7.C解析: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最重要的標志。
8.B解析:見對肯定性訓練的解釋。
9.B解析:見教學方法的定義。
10.B解析:見形成性評價的定義。
11.B解析:少年期。
12.D解析:11~15歲。
13.c解析: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14.B解析:男女總體水平大致相等。
15.A解析:準備律。
二、名詞解釋
1.負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
2.測驗:通過一系列的科學程序對學生某一方面的學習行為進行測量。
3.組織:促使過程系統化和組成連貫的傾向。
4.恢復:即消退現象產生后,若個體休息一段時間后,條件刺激再度出現,條件反射可自動恢復。(即未經強化而自動重現)。
5.智能不足:指心理發展期間所顯著表現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與缺陷性的適應行為。
試題推薦:
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