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試講主要包括五大環節:
接下來,我將針對這五大環節一一來支招:
一、導入新課
(1)作用
a.激發學習興趣。
b.掃除學習障礙:解讀課題;對作者及其寫作背景解讀。
(2)方法:
談話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
設疑導入法
情境導入法(視頻\音頻、圖片、音樂)
二、整體感知
(1)含義:運用朗讀、提問、討論、概括、復述等多種方法,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情感,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文章的脈絡。
(2)內容:主要內容。
(3)主要方式:
a.自由朗讀+學生接讀+教師范讀+聽名家讀;
b.給出閱讀任務+學生活動+學生分享。
三、深入研讀
1.“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關鍵性句子,包括下面幾類:
(1)主旨句:統攝全篇,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觀點情感的句子,即人們所說的“文眼”;
(2)過渡句:揭示文章脈絡層次,對行文有推進或轉承作用的句子;
(3)總結句:處于段落或者文章的結尾段,那些內涵比較豐富具有深層含義的句子;
(4)修辭句:使用了特殊的修辭格、內涵較為豐富的句子,如警示句、矛盾句、引用句、比喻句、排比句、反問句等。
2.教學技巧:
(1)分析角度
對重點語句的賞析可以從修辭、含義、描寫、藝術手法等角度切入。從修辭上,首先得明確修辭手法的種類以及表達效果;
從含義上,要抓住文章句子中的關鍵詞(副詞、動詞、形容詞等),結合具體內容展開,并突出這些關鍵詞的含義;
從描寫上,抓住句子中的關鍵性詞語,分析所用的描寫方法,并詳細展開這樣描寫的作用;
從藝術手法上,必須明確所用的藝術手法是什么,之后賞析藝術手法的作用與表達效果。
(2)教學組織
在教學組織上,可以按照教學方法的遷移展開,以發現關鍵句、朗讀關鍵句、抓關鍵詞賞析、聯系前后語境、感悟作用、朗讀升華為思路來組織。
四、拓展延伸
(1)設置思考問題
(2)學生分享感受
(3)舉辦趣味活動
(4)遷移生活實際
五、小結作業
(1)趣味型作業
(2)拓展型作業
(3)實踐型作業
真題詳解:
1.題目:濟南的冬天(節選)
2.內容:
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研讀、賞析所給段落;
(3)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板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說出學過或知道的描寫冬天景色的古詩詞句;如:柳宗元的《江雪》《風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感受北方的天氣。并請學生關注詩句中的冬景與課文中的冬景形成鮮明對照:“在中國北方的一座城市,它的冬天卻是另一番風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聽全文朗讀音頻,作勾畫。
2.自由朗讀課文,歸納出語段的行文脈絡。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1.再讀課文,并填空:
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濟南與 相比,突出濟南冬天 特點;接著把濟南與 相比,突出濟南冬天 特點;再把濟南與 、 相比, 突出濟南冬天 特點,這主要運用了____手法。
2.小組交流探討,品析句中重點詞語:
①“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一句,能否把“聲”字刪去,為什么?
②文中的“毒”“響亮”又是什么意思?
③想想看,作者有沒有告訴我們濟南冬天的特別之處呢?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呢?
指導生讀出贊美、驕傲的語氣。最后全班齊讀,加深體會。
(四)口語訓練,拓展延伸
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觀看PPT中的圖片,口述濟南的冬天的景色,學生互評。
(五)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作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下文:①勾劃優美詞句;②進行賞析;③體會作者情感。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延伸閱讀:真相:教師資格面試時,考官看的就是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