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高效備考系列繼續更新,系列一已經給小伙伴們講解了語句賞析與分析人物形象如何展開試講,一如既往地發揮樂于助人精神的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文言文的試講技巧。文言文教學與現代文教學有所差異,教學重點在于:熟讀、翻譯、講解、背誦與默寫,但基本環節仍是新課導入—整體感知—深入研讀—拓展延伸—小結作業,接下來針對這五大環節進行一一地講解:
一、新課導入
(1)作用
a.激發學習興趣。
b.掃除學習障礙:解讀課題;對作者及其寫作背景解讀。
(2)方法:
談話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
設疑導入法
情境導入法(視頻\音頻、圖片、音樂)
二、整體感知
初讀,了解課文
目的:掃清字詞障礙,以及揣摩和把握文句的節奏、重音、語氣、感情等。
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結合注釋,初步了解課文。
三、深入研讀
1.聽讀,感知課文
目的:正確把握字音、節奏,幫助學生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達重點。
教學方式:學生自主示范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也可讓學生所教師范讀或者聽錄音)、找出語音、語氣不同的地方師生進行交流互動。
2.精讀,把握課文
目的: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句子的含義和用法,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方式:
(1)在學生準確、流利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精讀課文對照注釋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想,在課文上點批注,自主譯讀課文;
(2)對于難點問題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
(3)教師收集學生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幫助解決學生疑問。
3.品讀,賞析課文
目的: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的賞析評價能力。
教學方式:
(1)引導學生進一步品讀課文,可對課文提出質疑;
(2)對于課文精彩之處,進行生與生、生與師互動探究。
四、拓展延伸
(1)設置思考問題
(2)學生分享感受
(3)舉辦趣味活動
(4)遷移生活實際
五、小結作業
(1)趣味型作業
(2)拓展型作業
(3)實踐型作業
真題詳解
1.題目:《蜀道難》
2.內容: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攀登蜀道之難;
(3)朗誦第一、二自然段,
(4)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教學過程
一、作者導入,激發興趣
師:盛唐時期,我國曾經出現過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人們尊稱為詩仙。大家知道是哪位詩人嗎?是的,他就是李白。我們學習過不少李白的詩歌,誰能列舉一些呢?
今天,我們就通過學習《蜀道難》對他進行一番更深入地了解。
二、整體感知
初讀,解決字詞:邊讀邊勾畫不懂的文言實詞、虛詞,并借助工具書或注釋進行查詢。掃清閱讀障礙,通讀全詩。
三、深入研讀
1.聽讀
了解內容:要求學生朗讀全詩,提問:詩文中揭示主旨的是哪幾句話?
2.精讀
(1)賞析蜀道之高
提問:第一處“蜀道難”是從什么角度寫的?
提問:第一節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蜀道山勢高這一特點?
(2)品悟語言之美
提問:蜀道難的語言美體現在哪些地方?
3.品讀
(1)教師展示如今蜀道圖片,提問:通過學習第一段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古詩蜀道之難,
如今蜀道是什么樣的呢?
(2)帶著對古人勇攀蜀道的敬佩之情朗誦第一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教師為學生范讀全詩,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全詩為什么反復詠嘆“蜀道之難,難于上
青天”有什么樣的作用?
五、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李白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作業:1.古人在攀爬蜀道時需要多久?通過互聯網查查相關資料,下節課進行交流;
2.預習后面三個自然段。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延伸閱讀:真相:教師資格面試時,考官看的就是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