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講題目:《雕刻的樂趣》
2.內容:

試講要求:什么是雕刻,分類如何用橡皮做一個雕刻,體會平面雕刻的樂趣和意義。
答辯題目:教學重點是什么.
(1)寫出教學過程的主要步驟;
(2)講解雕刻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嘗試進行雕刻創作;
(3)教學過程中最少設置2個有效提問,進行適當板書;
(4)試講時間10分鐘以內。
教案解析: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雕刻工藝的基本材料、工具、程序以及藝術特點。掌握雕刻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培養合作意識,提高動手能力。
2.通過欣賞雕刻的圖片或實物,感受雕刻工藝的獨特美感,產生親手制作的愿望。在雕刻過程中,懂得生活與美術的相互關系,把握雕刻的設計和制作要領,鍛煉手指的靈巧與協調能力。
3.在雕刻活動中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并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培養耐心仔細的手工制作習慣,有創意地選擇、使用合適的材料雕刻,豐富審美感受與體驗。
二、教學重點:
雕刻作品的設計。
三、教學難點:
熟練地掌握雕刻方法,完成一-件具有美感的雕刻作品。
四、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播放民間藝人表演雕刻的視頻,營造美好愉悅的視聽情景,引導學生回憶曾見過的雕刻工藝品的造型特點。了解雕刻是以金屬、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種具有實在體積的形象。出示課題:
出示課題
《雕刻的樂趣》,引導學生齊聲念出課題。
(二)講授新知
1.拿出課前收集雕刻的圖文資料,師生互動交流:
(1)你見過什么雕刻作品?外形有什么特點?
(2)雕刻有哪些種類?雕刻工藝在人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引導各組發言交流課前收集的圖文資料,學生了解:雕塑一般分為圓雕和浮雕,圓雕:強調立體造型,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進一步探討我國民間雕刻工藝的傳統、雕刻的材料、樣式等問題。
2.觀察比較,分析雕刻的樣式、材料
(1)觀察分析:教師出示雕刻作品圖片或實物進一步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雕刻工藝特點、材料特點以及體會雕刻工藝的藝術美感。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得出:陰刻為凹形狀。陽刻為凸起形狀,是將筆畫顯示平面物體之.上的立體線條。
(2)互動交流:出示學生作品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回答它們用了一些什么材料?或者直接選擇某- -材料啟發學生說出材料的名稱特點以及思考回答能用來雕刻哪一造型?用那種方法其他材料又有什么用?有沒有同學帶了跟別人不樣的材料來做花燈?
(三)教師示范
教師出示實物分步展示浮雕基本步驟,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且總結歸納步驟及方法:設計草圖,切基本形,勾畫樣稿,確定刻法(陰刻陽刻),進行雕刻,嘗試敲印。
(四)學生練習
學生嘗試制作,明確作業要求:用胡蘿卜或橡皮等材質,采用陰刻、陽刻或陰陽刻相結合的方式雕刻10厘米左右的浮雕作品,注意安全。教師巡回指導,并對學生制作上的問題予以及時解決。在學生作業過程中,出示已做成的各式各樣的浮雕圖片及敲印紋樣,為學生作業提供及時參考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求異意識。
五、展示評價
學生完成后將浮雕敲印在紙張上,展示在黑板上,學生互相欣賞并說- -說: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用了幾種技法,雕刻的題材是什么?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總結評價的方式全面展示學生作品,對完成不很好的學生進行語言鼓勵。。
六、小結拓展
教師以提問學生的方式共同總結本課內容,鼓勵學生課下到網上收集相關圖片,選一些感興趣地記錄下來,采用浮雕的形式進行創作。
板書設計.
雕刻的分類
雕刻的步驟
任性刷題:【教資題庫免費在線刷題】【答題闖關贏獎品】
教資報考門檻將提升,珍惜報考機會,抓住新法改革前報考機會拿下證書。課程試聽>>
進入教資微信群 和同考小伙伴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