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講題目:《編花籃》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按課題需要用教具和講解,要求示范和講解結合,學生能看清教師的示范;
(3)引導學生“一提一壓’’的編織方法進行創作;
(4)教學過程中要有適當的互動環節;
(5)教學結構和節奏合理,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繪。
【233答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編花籃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編出一個小花籃。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掌握編花籃的“一提一壓”基本方法,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加強藝術和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掌握編花籃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學生獨自或分組編出一個小花籃。
三、教學難點
編花籃的基本步驟,花籃裝飾精美,色彩搭配合理。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提著自己提前編好的花籃并哼唱《編花籃》這首歌,學生聆聽后猜猜從這首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多媒體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花籃,并提問:看到這些精美的花籃,你們也想不想自己動手編花籃?激發學生的興趣,順勢導入課題。
(二)教學新授
1.賞花籃
教師把提前準備好的多個花籃分發給每個小組,并引導他們邊欣賞邊思考以下問題:
(1)花籃都有哪幾部分組成?
(2)各部分應該怎么制作呢?
學生匯報觀察討論結果,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在基礎上小結,用課件播放編花籃的過程:花籃是由籃提手、籃沿、籃身、籃底、裝飾物幾部分組成,制作過程主要有量、剪、粘、編、卷、貼、繪。鼓勵學生大膽探討花籃的制作方法,并從觀察中總結出編制過程,體現探究性的學習過程。
2.議花籃
教師播放提前錄制好的編花籃微格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看,并嘗試總結出在制作過程中的注意要點。
示范講解:
教師總結在制作花籃時要注意測量籃沿、籃身等各部分的尺寸,也要學會“一提一壓”的編織方法。
創作步驟:
量—剪—粘—編(一提一壓)—卷—貼—繪。
多媒體給學生欣賞同齡學生的作品,以此減少學生創作的心理壓力。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制作造型獨特、有創意的作品。
(三)學生練習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創作一個自己喜歡的花籃作品,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個人獨立制作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提醒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及保持教室的整潔)。
(四)展示評價
教師將學生的花籃作品全部展示在展臺上,并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組織全班學生進行投票選出優秀的作品
五、課堂小結
總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學生在看看、做做、試試等方法中表現花籃,設計制作編花籃并加以應用的完整體驗。
六、布置作業
引導學生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自己的媽媽親手制作一個漂亮的花籃,大膽選擇編制材料,充分發揮想象力構思編制物件,并將自己贈與媽媽的過程記錄下來,下節課舉辦一個作品展。
板書設計
編花籃
1.結構 2. 步驟
任性刷題:【教資題庫免費在線刷題】【答題闖關贏獎品】
教資報考門檻將提升,珍惜報考機會,抓住新法改革前報考機會拿下證書。課程試聽>>
進入教資微信群 和同考小伙伴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