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在學習教育知識與能力的時候,總覺得很煩躁,因為里面涉及很多教育學著名人物,他們又發表了很多觀點和代表作,經常張冠李戴搞混淆,莫焦躁,易上火長痘痘,我來給大家梳理梳理教育學中的關鍵人物及代表作,繼續往下看吧:
這部分內容,在歷年真題中,主要是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察,題干內容通常為“某某觀點的提出者是……”或者“某某教育學家的觀點和代表作是……”,備考時,教育學家+地位+觀點(記標黑的關鍵詞)+代表作背下來。
國內著名教育學家代表:
教育學家 | 觀點 | 代表作 |
孔子 (儒家) | 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教育目的:培養德才兼備的政治人才,學而優則仕 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行并重 | 《論語》 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
孟子 (儒家) | 性善論 明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
荀子 (儒家) | 性惡論 教育的內容:《詩》《書》《禮》《樂》《春秋》,其中《禮》是重點 | 《荀子》 |
墨子 (墨家) | “素絲說”: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培養兼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 | 《墨子》 |
老子、莊子 (道家) | 教育內容:一切自然之道 主張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 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經》 莊子:《莊子》又名《南華真經》 |
韓非子 (法家) | 人性是自私的 禁詩書,以法為教。禁私學,以吏為師。 | 《韓非子》 |
蔡元培
| “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 改革北京大學的教育實踐:貫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原則 提出教育獨立思想 | 譽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自述》、 《蔡元培教育論集》 |
楊賢江
|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較系統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闡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 對青年進行全人生指導:健康生活、勞動生活、公民生活、文化生活
| 《教育史ABC》: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本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著作 《新教育大綱》:第一部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世界教育歷史的著作 |
黃炎培 | “職業教育之父” 職業教育的目的: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 職業教育教學原則: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理論與實際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 | 《黃炎培考察教育日記》、《新大陸之教育》等
|
陶行知 | 生活教育理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 | 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鐘錄》、《齋夫自由談》等 |
國外著名教育學家代表:
教育學家 | 觀點 | 代表作 | |
古代 | 蘇格拉底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 | 教育目的:培養治國人才 德育論:知識即美德 智育論:要學習廣博的知識和實用知識 蘇格拉底法:又名產婆術,通過師生對話進行啟發式教學。由譏諷、助產術、歸納、定義四個步驟組成 | 《對話錄》 |
柏拉圖 | “寓學習于游戲”最早倡導者 學習觀:學習即回憶,人出生已經獲得一切知識,一切學習只不過是回憶罷了 | 《理想國》 | |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百科全書式哲學家) | 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同時提出了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
| 《政治學》 | |
昆體良 (第一位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學家) | 教育目的:培養雄辯家 首次提出了班級授課制的思想
| 《雄辯術原理》,又稱《論演說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學著作 | |
近現代 | 夸美紐斯 | “泛智”教育,強調人人均應受教育 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 首次全面系統的論述了班級授課制 | 《大教學論》,標志著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 |
洛克 | 白板說,教育決定論 倡導紳士教育 | 《教育漫畫》 | |
盧梭 | 最早發現“兒童” 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教育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 | 《愛彌兒》 | |
裴斯泰洛齊 (西方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專家) |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發展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 《林哈德與葛篤德》 | |
赫爾巴特 (現代教育學之父) | 教育性教學原則,認為一切教育都是有教育性的 教學四階段論:明了、聯合(聯想)、系統、方法 舊三中心: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 | 《普通教育學》,標志著規范教育學的建立,以及 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 |
杜威 (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代表人) | 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 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和改造” 新三中心論:學生中心、經驗中心、活動中心 | 《民主主義與教育》 | |
蘇霍姆林斯基 | 把學生培養成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 |
斯賓塞 | 教育目的在于為完滿的生活做準備 提出以人類生活為中心,以科學課程為主課門類繁多的課程體系 | 《教學論》 | |
贊科夫 | 提出了“高難度教學”、“高速度教學”、“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理解學習過程”和“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的五大教學原則 | 《教學與發展》 | |
瓦根舍因 | 創立了范例教學理論 | 《范例教學原理》 |
小試牛刀
1、在西方近現代教育史上,被認為最先發現"兒童”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
B. 盧梭
C. 康德
D. 洛克
答案:B
解析:盧梭在《愛彌兒》里最早提出不要把兒童當做”小大人”,他被認為是最先發現了“兒童”的教育家,故選B。
2、課程是“組織起來的教育內容”。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 )
A.斯賓塞
B.布魯納
C.赫爾巴特
D.夸美紐斯
答案:A
解析: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在1859年發表《什么知識最有價值》一文中最早提出“課程”一詞,意思“指教學內容的系統組織”。
教師資格常考的24位教育學人物你都掌握了嗎?有任何備考問題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