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心理學在西方的發展
教育心理學是l9世紀的政治、經濟、教育與心理科學發展的產物。它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蜿蜒曲折的過程,從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學或被融合于發展心理學,到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時期:
(一)初創時期(z0世紀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1913~1914年,又發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綱》。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
桑代克對于美國心理學發展的貢獻,不僅在于開創了學習實驗與教育測驗,而且為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發生、發展奠定了基石,也奠定了美國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內容,使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存在。
這一時期的特點:著作內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學的原理解釋實際的教育問題,主要是一些有關學習的資料。
(二)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
這一時期的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學吸取了兒童心理學和心理測驗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擴充了自己的內容。
30年代以后,學科心理學成了教育心理學的組成部分。
40年代,有關兒童的個性和社會適應以及生理衛生問題進入了教育心理學領域。
50年代,程序教學和教學機器興起。同時信息論的思想等成果也影響和改變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發展時期的特點:出版書目的版本種類繁多,體系五花八門,內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等各科心理學。只有學習這一課題是各書共有的。可以說,這時的教育心理學尚未成為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
(三)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
60年代開始,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體系出現了某些變化。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日趨集中,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具有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學科正在形成。
這一時期,西方教育心理學比較注重結合教育實際,注重為學校教育服務。60年代初,由布魯納發起課程改革運動,人本主義思潮也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運動。美國教育心理學比較重視研究教學中的社會心理因素,對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的研究也方興未艾,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教學效果和條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四)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后)
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學的體系越來越完善,內容越來越豐富。隨著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理論被大量介紹到美國,加之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深刻影響,人們對學習概念的理解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學習和教學過程及其條件也研究得越來越深入細致,教育心理研究越來越注重為教學實踐服務,發展了許多有效教學模式。
布魯納總結教育心理學十幾年來的成果表現在四個方面:
1.主動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學生主動參與教與學的過程,并對自身的心理活動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學生從內部理解所學內容的意義,并對學習進行自我調節。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學生共享教與學過程中所涉及的人類資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將學生組織起來一起學習。
4.社會文化研究,研究社會文化背景是如何影響學習過程與結果的。
此外,80年代后期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二、教育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一)建國前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最初是從西方引進的,l908年,房宗岳翻譯了日本學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實用心理學》,這是近代在我國最早出版的教育心理學著作。之后的二三四十年代,出現了一批教育心理學的教材和譯著。如:l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1926年,陸志偉翻譯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概論》,1933年陳德榮翻譯了蓋茨的《教育心理學》,l939年吳紹熙翻譯的霍林沃斯的《教育心理學》,編著教科書的還有高覺敷(1929年)、潘菽(1935年)、陳選善(1938年)、肖孝嶸(1940年)與艾偉(1945年)等。
建國前我國教育心理學表現出以下特點:
1.某些學者結合我國的實際對學科心理尤其是漢語教學心理、教育與心理測驗進行了一定的科
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考試大編輯整理
2.研究問題的方法和觀點,大都模仿西方,沒有自己的理論體系。
(二)建國后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建國后,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走過了曲折的道路,大體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l958年)——學習改造階段
教育心理學界通過學習蘇聯、學習馬克思主義來審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明確了研究工作的方向問題,但同時也出現了“批判心理學的資產階級方向”的“左”的干擾。
第二階段(1959~1966年)——初步發展階段
在1959年召開的“五四”學術討論會上,公開糾正了心理學批判運動的錯誤,貫徹了“雙百”方針,扭轉了一些混亂局面,出現了一點由恢復到初步繁榮的生機。
第三階段(1966~l976年)——跌入低谷階段
由于十年動亂的沖擊,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一度中斷。
第四階段(1976年~)——走向繁榮階段
“文革”后,教育心理學迎來了科學的春天,走向了繁榮發展的道路。自己編寫的和翻譯介紹的教育心理學教科書越來越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隊伍擴展,研究領域擴大。
目前我國教育心理學韻工作者們正在不斷地吸收國外的先進科研成果,結合我國教育教學的實際,開展理論和應用研究,對教育教學實踐起著越來越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