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感覺
第一節 感覺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覺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感覺有以下特點:1、它反映的是當前直接接觸到的客觀事物,而不是過去的或間接的事物。2、感覺反映的是事物的個別屬性,而不是事物的整體。3、感覺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二、感覺的生理機制
感覺的產生過程:客觀事物的刺激——神經系統的生理活動(信息加工)——產生感覺體驗。
感覺的產生是分析器活動的結果。分析器是感覺器官、傳入神經和大腦皮層感覺中樞所組成的統一的形態機能結構整體。從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覺主要是大腦皮層感覺中樞對由感覺器官提供的各種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和結果。
感覺分為內部感覺和外部感覺。
內部感覺包括:平衡覺、運動覺和機體覺。
外部感覺包括: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膚覺(溫覺、冷覺、觸覺和痛覺)
感覺器官專門化:指人的不同感覺器官只接受特定的、適宜的刺激而產生感覺的現象。
為什么一種感官會只產生一種感覺呢?德國生理學家繆勒提出了“神經特殊能量說”,認為每種感覺神經都有自己特殊的能量,這種能量導致每種神經的性質不同,從而每種感覺神經都只能產生一種感覺,而不能產生其他的感覺。根據這一理論,他接下來判斷:感覺的性質并不是來源于外部的刺激的屬性,而是外部刺激激活感官后神經系統釋放出一種特殊的能量,這種能量被神經系統感知到,從而產生感覺。因此,感覺是自身神經系統對自身變化(能量的變化)產生的一種主觀上的知覺。這種觀點是典型的唯心主義的觀點。
三、感覺的意義
感覺是認識的入口,只有通過它,人才能認識和分辨事物的各種基本屬性,才能知道自身身體的運動、姿勢和內部器官的工作狀態。只有在感覺所獲得的信息基礎上,其他高級的、復雜的生理活動才能得到產生和發展。對于一個正常人來說,沒有感覺的生活是不能容忍的。
[支持實驗]感覺剝奪
第二節 感覺的測量
感覺的測量是說明心理量與物理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一、感受性http://ks.examda.com
感受性是指人對刺激物的感覺能力。感受性用感覺閾限來度量。感覺閾限是指人在感受到刺激存在或刺激變化的時候的刺激強度或強度變化的臨界值。
二、感覺閾限
(一)絕對感覺閾限
針刺皮膚的實驗過程:
極其輕微的刺激,沒有感覺——逐漸加強有感覺的剎那——逐漸加大有痛覺的剎那絕對感受性(S)和絕對閾限(R)成反比:
影響絕對感覺閾限的因素:活動性質、刺激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個體自身狀態等。
(二)差別感覺閾限
能覺察到的刺激物的最小差異量成為差別感覺閾限,與之相對應的感受性成為差別感受性,通常也成為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韋伯分數:K= I / I
韋伯定律:當刺激量以幾何級數增長時,感覺量會以算術級數增長。實驗證明,這一結論只使用于中等強度的刺激范圍。
(三)心理物理定律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