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言語
語言與言語
語言是指以詞為基本結構單位,以語法為構造規則的符號系統。
言語是指人們運用語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理解和用語言來表達思想的過程。
言語的功能
1、交流功能
2、符號功能:是指言語中的詞總是標志著一定的對象或現象。
3、概括功能:是指每一個詞都有概括性。
言語的分類
外部言語:口頭言語(對話及獨白)和書面言語
內部言語:是指自問自答及自己思考時的言語活動,是不出聲的默語。
言語的發展階段
1、呀呀學語階段
2、單詞句階段
3、雙詞和三詞組合階段
4、完整句階段
言語發展理論
1、言語的模仿說
理論:兒童言語的形成的原因在于兒童對父母的言語行為的模仿。在父母和兒童交流的過程中,兒童模仿了父母的語言中的句法和語法,通過不斷學習,掌握了新的字詞和句法及語法,因而提高了水平。
局限:(1)當兒童自身的語法結構和要求模仿的語法結構的差別較大時,即使反復模仿,兒童總是用自身的語法習慣去改變要模仿的句型。
(2)兒童在沒有原型可供模仿的條件下,會自行發展出新的句型。
2、先天語言生成說
理論:人有一種先天的特殊的言語獲得裝置,所以能很快掌握語言。
支持:(1)兒童在5—6歲時,語言能力有著飛快的進步。
(2)兒童未經過正規的教育,也能有效掌握語言。
3、言語學習的認知加工說
理論:言語的發展是以認知的發展為前提的。當兒童的認知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言語水平才能得到一定的發展。兒童通過言語來表達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言語是一種認知加工的過程。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