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21.【答案要點】(1)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有效的班級管理,可以將各種教育教學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幫助教師更好、更快地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學生也因此獲得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2)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風。班級的秩序和風氣對學生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同時,班級秩序和班風也是在學生的共同學習中形成的,而調動班級成員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和健康的班級風氣,是班級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班級活動以類似社會中的組織層次和分工合作的方式開展,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早地接觸和理解社會角色分工,為以后走上社會打下基礎。
22.【答案要點】(1)測驗法。測驗法是一種常用的評價學生學業成就的方式,通過編制問題讓學生作答并提供一定的標準。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信度和效度較高,因此使用的頻率也比較高。
(2)量表評價法。量表評價法是根據設計的等級評價量表來對被評價者進行評價的方法,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績效評估法。無論被評價者的人數是多還是少,這種方法都適用,而且這種方法評價的定性定量考核較全面。
(3)表現性評價法。表現性評價就是讓學生通過實際任務來表現知識和技能成就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信度和效度比較低,學生的成績可比性差,因此評價的公平性也存在質疑。
(4)軼事記錄評價法。所謂軼事記錄,是教師對學生活動的觀察所獲得的有效事件的真實記錄。軼事記錄的最大優點主要是在于它描述的是自然情境中的實際行為,對于描繪學生最本質的行為特性可能有重要的幫助。
(5)成長記錄袋。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發展性評價。它除了幫助學生與教師了解學習與進步的狀況外,對于學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創造性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它的客觀存在不僅反映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反映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從而有效地克服評價標準單一、片面強調學業成績的做法。
23.【答案要點】(1)精選教材內容。要想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大量有用的經驗,教學內容就必須精選。
(2)合理組織材料。精選的教材只有通過合理的編排才能充分發揮其遷移的效能,否則遷移效果小,甚至阻礙遷移的產生。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合理編排的教學內容是通過合理的教學程序得以體現、實施的,教學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發揮功效的最直接的環節。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許多研究證明,學習策略及元認知策略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同時它們又能夠提高學習者的遷移意識。
(5)防止負遷移的發生。在教學中,負遷移會對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教師要防止負遷移的發生。
三、材料分析題
24.【答案要點】該材料中教師關于“菜”字的教學,在以下這些方面符合新課程理念:首先,教師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從課本和課堂中識字轉向在生活中識字,幫助學生養成在生活中注意漢字的意識和習慣。其次,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并積累了相關的字。
存在的問題:首先,學生提出的幾種記字方法中,有些方法不是非常好,不能幫助他們準確快速地識記字,教師在總結時,可以讓學生討論哪種方法最好。其次,以材料中的“菜”字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如下兩種方法來教學:第一種,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將識字與生活、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運用圖片或蔬菜,讓學生在看看、讀讀、認認中識字。第二種,用漢字的造字規律來識字,因為“菜”字是個形聲字,因此可以指導學生根據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從而產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25.【答案要點】優點:上述片段中,教師重視喚起學生生活的回憶,引領學生親近文本,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在教師、文本、學生之間建立了意義對話的橋梁。師生對文本的作用是積極的,獲取的信息是個性化的,學生的表達是發自內心的,整個學習活動是學生反復接觸課文語言,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和同學對話,實現了多元對話的過程。
缺點:該片段中,教師不管學生的答案與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是否一致,只要與眾不同,教師就給予表揚,甚至是大力贊賞,容易引起學生的誤解。新課程追求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對改變唯一答案的弊端無疑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們應該明確,這里追求的并不是違背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的個性閱讀。當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與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發生矛盾沖突時,作為教師應及時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以上片段中,后三位學生的回答明顯已經偏離了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教師應及時引導:這些只是烏鴉的幾個小缺點,我們應該充分看到別人的長處。有了這樣的提醒,學生們就不會造成價值觀的混亂了。對于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理解應該以不違背文本和社會的主導價值為前提,應該合情合理。我們要尊重學生,但絕對不能丟棄正確的價值引導而是非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