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
A.教學
B.課外活動
C.社會實踐
D.校外活動
2.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主要體現在( )。
A.普及性、基礎性、強制性
B.基礎性、強制性、義務性
C.基礎性、普及性、義務性
D.普及性、強制性、義務性
3.針對某一教學單元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其目的不在于評定學生,而是為了調控教學,這種測驗是( )。
A.安置性測驗
B.形成性測驗
C.診斷性測驗
D.總結性測驗
4.對殘疾兒童的教育要依據( )的特征進行。
A.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B.兒童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C.兒童身心發展的統一性
D.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5.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列舉由“大地”一詞所想到的事物,是為了訓練學生的( )。
A.發散思維
B.推測與假設
C.好奇心
D.獨立性
6.我國小學課程的設計要適合小學兒童( )的特點。
A.知識掌握
B.能力培養
C.品德養成
D.身心發展
7.小亮考試前緊張,出冷汗,注意力無法集中,他的癥狀屬于( )。
A.抑郁癥
B.陣發性緊張癥
C.過度焦慮反應
D.強迫癥
8.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學生不注意參與學習時突然加重語氣或提高聲調,采用這種手段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興趣
D.知覺
9.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者是( )。
A.校長
B.教導主任
C.班主任
D.科任教師
10.所謂在教學時要“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是指教師要有( )。
A.針對性
B.邏輯性
C.知識性
D.創造性
11.班級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維持班級秩序
B.形成良好班風
C.鍛煉學生能力
D.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12.分配學生座位時,教師最關心的是( )。
A.對課堂紀律的影響
B.學生的聽課效果
C.后進生的感受
D.人際關系的影響
13.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礎規范和質量要求是( )。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案
D.教科書
14.在下列主張中,比較準確地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是( )。
A.學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開而弗達
D.溫故而知新
15.小明性格內向,不敢向他人請教問題,當他鼓起勇氣和同學交流時,教師立刻對他給予表揚。教師采用的這種行為改變方法是( )。
A.強化法
B.代幣獎勵法
C.示范法
D.行為塑造法
16.課外活動的基礎是( )。
A.校園設施
B.教師引導
C.學生興趣
D.個人活動
17.教師將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定期進行梳理,總結出自己的教學經驗,同時不斷聽取學生、同事、專家的反饋,這種反思方法屬于( )。
A.行動研究
B.撰寫日記
C.觀摩討論
D.案例分析
18.( )通常發生在教學過程中。
A.形成性評價
B.配置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19.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能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稱為測量的( )。
A.信度
B.難度
C.區分度
D.效度
20.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A.講解
B.觀察
C.示范
D.練習
試題推薦:4套《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最后沖刺卷 | 4套臨考提分卷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