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很多考點都需要理解記憶,試題對幫助理解考點非常有效,可以通過試題練習來強化理解記憶考點,這里為您提供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試卷,幫您提高實戰經驗!
掃描下面二維碼,下載233網校APP,免費做更多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寬恕觸及兒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兒童心靈中產生要改正錯誤的意志力。”這啟示我們要堅持()。
A.尊重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D.知行統一原則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
B.贊可夫
C.蘇霍姆林斯基
D.杜威
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教育心理學化”主張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
B.康德
C.裴斯泰洛齊
D.赫爾巴特
4.人為地影響研究對象,從而驗證假設,探討條件和教育對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是()。
A.實驗法
B.觀察法
C.調查法
D.訪談法
5.學科標準是指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也稱為()。
A.教學標準
B.教學計劃
C.教學課程
D.課程標準
6.經常聽到有的家長在說自己孩子沒考好的原因,如“孩子只是碰巧沒看清這道題而已”“這次的卷子比較難”。我們不贊成這樣分析孩子成績差的原因,是因為()。
A.歸因于運氣,是內在不可控的
B.歸因于工作難度,是外在不穩定的
C.歸因于外部原因,不利于孩子進行操作,不利于培養努力的學習品質
D.歸因于外部環境,有利于孩子建立信心
7.兒童心理發展存在關鍵期,這一概念由()首先提出。
A.皮亞杰
B.洛倫茲
C.桑代克
D.班杜拉
8.打破傳統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是()。
A.分科課程
B.經驗課程
C.綜合課程
D.活動課程
9.小學德育工作中常用的獎懲屬于()。
A.榜樣示范法
B.品德評價法
C.陶冶教育法
D.說理教育法
10.建筑工人根據建筑藍圖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這屬于()。
A.幻想
B.再造想象
C.創造想象
D.無意想象
11.“要盡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的尊重一個人”所體現的德育原則是()。
A.從學生實際出發原則
B.知行統一原則
C.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D.嚴格管理學生原則
12.人們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有史料記載,一位法國學者當眾表演,能夠邊朗誦詩歌,邊做數學運算。這反映的注意品質是()。
A.注意的范圍
B.注意的轉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穩定
13.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門,視網膜上的投影形狀并不相同,但人們仍然把它知覺為同一扇門,這是()。
A.知覺選擇性
B.知覺整體性
C.知覺理解性
D.知覺恒常性
14.小學生王強缺乏安全感,行為退縮、性格膽怯,經常愛撒謊,做事情消極被動,這可能是由于()教養方式造成的。
A.權威型
B.放縱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15.下列關于小學生心理輔導,說法錯誤的是()。
A.心理輔導的基本目標是學會調適
B.預防功能是初級功能,發展功能則是高級功能
C.教育活動只須立足于心理健康的一般問題即可
D.心理輔導是面向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服務的
16.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那么“最近發展區”意指()。
A.“前天”的解決問題水平
B.“昨天”的解決問題水平
C.處于“今天與明天之間”的解決問題水平
D.處于“昨天與明天之間”的解決問題水平
17.有的人遇事總是舉棋不定、優柔寡斷,這說明他們所缺乏的意志品質是()。
A.自覺性
B.自制性
C.果斷性
D.堅韌性
18.心理健康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和良好的()。
A.社會適應
B.社會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狀態
19.把兩個及其兩個年級以上的兒童編在同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輪流交替進行,在一節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A.分層教學
B.合作教學
C.小班教學
D.復式教學
20.只能進行自我中心思維的兒童,其認知發展處于()。
A.前運算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教學實施的環節。
參考答案:
①備課:備課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
②上課:上課是通過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本身的導入、課中和結束過程的不斷調整和控制,順利實施教學設計方案,以達到預定教學目標。
③作業的布置與修改:布置課外作業的主要形式包括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口頭作業、書面作業、實踐作業。
④課外輔導: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是指在課堂教學以外的時間幫助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⑤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調查法、測驗法、自我評價法。
22.簡述小學生學習的特點。
參考答案:
①小學生的學習是以掌握間接知識經驗為主的。
②小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
③小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技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④小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下進行的。
⑤小學生的學習是在學校班集體中進行的。
23.簡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參考答案: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主要有: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4.材料:
開學不久,陳老師發現楊朗同學有許多毛病。陳老師心想,像楊朗這樣的同學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肯定和鼓勵。一次,陳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你也有不少優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現。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找到自己的一些長處,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第三天,楊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陳老師,滿臉通紅地說:“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后想當兵。”陳老師聽了說:“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家衛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聽了老師的話,楊朗高興極了,臉上露出了微笑。
問題:
(1)請對陳老師的教育過程進行評析。(10分)
(2)談談在德育過程中如何運用批評和表揚。(10分)
參考答案:
(1)陳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不僅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而且也遵循了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原則,值得我們學習。
①陳老師的教育過程遵循了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的基本規律。學生思想品德的任何變化,都必須依賴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實質上是對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綜合過程。陳老師對楊朗同學的談話過程激發了楊朗同學自身的積極性。
②陳老師的教育過程遵循了德育的疏導原則。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陳老師對楊朗同學的談話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促使楊朗同學發生了轉變。
③陳老師的教育過程遵循了德育的依靠積極因素與克服消極因素相結合原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陳老師讓楊朗同學找長處體現了他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利用學生的長處來教育學生學習科學知識。
④陳老師的教育過程正確運用了說理教育的德育方法。這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陳老師通過語言說服讓楊朗同學的思想發生了轉變。
教師只有在教育過程中正確運用德育方法,積極踐行德育規律和原則的要求,才能夠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2)批評和表揚是德育過程中常用的德育方法,運用時要注意遵循以下要求:
①要有明確的目的和正確的態度;
②要充分發揚民主,讓學生積極參與評價活動;
③要公正合理,實事求是,堅持標準;
④把獎懲和教育結合起來,堅持育人為目的,不為了獎懲而獎懲。
25.材料:
某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覺到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為此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學生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與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恰當有密切的關系,教師意識到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應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采用合作學習和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由此有針對性地設計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實施了方案。之后,教師對計劃實施的效果進行了評價,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
問題:
(1)請對該老師的做法進行評析。(8分)
(2)談談教師是實際工作中如何開展行動研究。(12分)
參考答案:
(1)該老師的做法是正確合理的,利用教育行動研究解決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值得學習。
教育行動研究是指由教育實踐者進行,目的在于改善教育專業的實踐,采取批判、自省、質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實踐其教育理想并獲得專業成長與提升的一種研究。該老師在發現學生不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與自身教學方式有關之后,有針對性地設計解決方案并積極行動,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并解決實際問題,符合教育行動研究的要求。
(2)教育行動研究的實施步驟:
第一步,確定研究課題。發現教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選定研究主題,并對研究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診斷與肯定。
第二步,擬定研究計劃。明確課題研究的總目標,并圍繞總目標設計研究的方法、程序、監控手段等。
第三步,實施行動研究。收集資料、擬定并實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第四步,進行總結評價:匯集資料、做好觀察記錄,根據各種信息反饋認真修正行動計劃,再實施新一輪行動研究直至實現研究總目標。
四、教學設計題(略)
小編推薦:
考試在即,備考時間不夠怎么辦?考前救命大法拯救你!試聽>>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