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整理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綜合素質的知識考點,幫助廣大考生了解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及出題方向。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一次通關攻略,立即查看>>
第二節 依法執教
一、依法執教的涵義★
依法執教是調整教師勞動與法律制度之間關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賦予教師的一項基本義務,它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模范地遵守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以此為基礎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按照教育法律、法規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法制化和規范化。依法執教的提出也意味著要加強教育立法,加強依法治教,以法律來確保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促使教育規范化,保證教育社會功能的實現。
二、依法執教的意義★
(一)依法執教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國的依據是我國的憲法和法律,基本要求有四個方面,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只有做到了依法執教,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培養依法治國的人才,才能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識。
(二)依法執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內容
依法治教是國家機關或有關機構按照教育的法律規定,在其職權范圍內從事有關教育的治理活動,以及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社會組織和公民依照有關教育的法律規定,從事辦學活動、教育教學活動及其他有關教育的活動。教師在從教過程中,必須做到依法執教,否則依法治教就不完善,就不能實施。
(三)依法執教是人民教師之必需
作為依法執教的主體,教師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依法執教能否順利實施,進而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和質量的優劣。一些教師在執教過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歧視、侮辱、體罰甚至毆打學生的現象,這都說明教師依法執教的意識還很淡薄,還必須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此外,還有一些地方存在著侵犯教師合法權益的現象,教師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事件還屢有發生。這更需要教師增強法律意識,善于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依法執教對教師具體的要求★
(一)教師要模范地遵守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
在我國,人人都應當遵守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教師作為我國公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培養者,并且教師的勞動還具有高度的示范性和感染性,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更需要模范地依法進行生活、學習和工作,爭做遵守法律的模范和榜樣。
(二)教師要依法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隨著我國~系列教育法律的制定和頒布,教育法律體系也不斷完善。因而教師在模范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他法律的基礎上,尤其要帶頭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其他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依法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首先,教師要認真貫徹執行教育方針,遵守各種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和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保證。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關于四項基本原則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事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證。愛國主義是全國人民和青少年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品德。教師還要依法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教育,要教育學生懂得政治平等是民族實現民族平等的前提和保障,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要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再次,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保證學生在德、智、體等全面發展。關心、愛護學生既是每一位教師的義務,也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感情基礎。
最后,教師要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教師違法(侵權)行為的主要法律責任
(一)教師違法(侵權)行為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構成此項違法責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主觀上是“故意的”,即明知會對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但卻放任這種行為的發生;第二,客觀上要有“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后果。
(2)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體罰學生是指教師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脅,或以其他強制性手段,侵害學生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的侵權行為。
(3)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主要指教師的人品或行為嚴重有悖于社會公德和教師職業道德,嚴重有損為人師表的形象和身份,在社會上和學生中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二)教師的法律責任
(1)按現行教師管理權限,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解聘包括解除崗位職務聘任合同,由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另聘做其他工作;也包括解除教師聘任合同,被解聘者另謀職業。
(2)教師有上述違法行為中的后兩種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責任。
(3)對學校、其他教育機構和學生造成損害或損失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這既可由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處理,也可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四、預防教師違法(侵權)行為的必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規體系
我國諸多法律法規對保護未成年人做了明確規定,這為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提供了法律上保障,但我們大部分地方教育立法還比較薄弱。中央、各省的法律法規只提出了一些大的框架、總的原則,各級地方應從實際出發,盡快將大框架、總原則具體化、地方化、集體化,使之在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發揮作用。
(二)建立嚴格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
建立教育事故仲裁委員會,嚴格的教育執法制度。教師執法制度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嚴格執法行政,正確地規范和引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不得濫用權力。同時建立完備的有關教育行政處罰制度、行政復議制度、教育申訴制度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救濟制度,對違法侵害公民教育合法權益的責任人,國家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應當予以追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三)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監督機制
監督是法律得以實施的一項重要保障保證。教師侵權行為之所以沒有做到違法必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有效的法律監督約束。監督機制和高素質的執法隊伍是依法治教的根本保證。我們在建立嚴格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的同時,還應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執法監督機制,教育執法人員同樣應該依法接受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群眾的監督。
(四)增強法制觀念,宣傳、普及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的實施,不僅要有執法隊伍來執行,更重要的是靠全體公民自覺去遵守,這就要提高全體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識。加強教育法律的宣傳,讓教師和學生認識教育法律的預防和保護作用。通過廣播站、宣傳欄等進行宣傳,召開各種座談會、談論會,促進師生員工的學習和交流,使教師樹立依法治教的觀念。
(五)加強學校的規范管理
各級教委和學校應嚴格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徹底扭轉教育過程中重智育輕德育、片面追究升學率等偏 離黨的教育方針的局面。注重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校可將依法治 教的目標和工作內容分解細化,形成責任共同體,使責任共同體完成各自的職責,從而使學校工作規范化。
同時各級教委和學校應結合實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考核評比的規章制度。
(六)增強教師的法律意識,減少侵權行為的發生
增強教師的法律意識,是減少侵權行為發生、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主要途徑。首先要加強教師對學生權利的認識,讓每位教師都深刻體會學生的法定權利以及侵害學生權利應負的責任,從而減少侵權行為的
發生;其次要加強教師對相關案例的學習。 一
(七)加強學生對自己法定權利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中小學教師的侵權對象多數是未成年少年,有相當多的學生還不具有完全行為和能力責任,因此,要加強學生對自己法定權利的認識。例如:在小學開設教育法規圖片展、開設各種講座;在中學開設法律課程,重點教授學生權利的知識等,讓每個學生都能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八)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大力推行社會安全教育,加強學校內師生的安全觀念。首先,要健全規章制度,切實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依靠群眾和社會各方面,建立嚴密的安全防范體系;其次,要加強學生的安全觀念,使學生學會自我防范,防止因為教師的違法行為造成學生的身心傷害。
如果你感覺整本書都是考點,可能你需要一套網校課程,讓講師幫你劃重點!如果你感覺教材學不完,知識考點記不住,多半是沒找對學習方法。233網校推出多層次多種輔導方案,高效通關從選課報名開始。去選課>>
[nopage]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綜合素質考什么?233網校講師為你點撥各章節核心考點,點擊查看>>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