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判斷下列命題正誤,請將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打“√”號。錯誤的打“×”號。
1.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學生的思想發展。 ( )
2. 教學過程階段的中心環節是鞏固知識。 ( )
3. 評價體系應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 )
4.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前提。因此備課在上課前就全部完成了。 ( )
5. 小明聽課時思想開小差,聽到大家的掌聲才回過神,是注意的轉移。 ( )
6.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 )
7. 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形象思維。 ( )
8. 把道德認知分為“他律”和“自律”兩個階段的是柯爾伯格。 ( )
9. 教學反思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 )
10.從根本上說。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標準,就是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一。 ( )
11.“為人師表”是說教師必須具備專業態度。 ( )
12.我國《教師法》對教師義務原則的規定是“盡職盡責,廉潔從教,為人師表”。 ( )
13.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 )
14.如果符合實際工作需要,學校可以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 )
15.教學技能發展的最高形態是教學自動化。 ( )
16.確定單元教學目標的方法是,列出每個知識點,并確定每個知識點達標的要求。( )
17.新課程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是動力,是終極性目標。( )
18.實物和標本是最真實的教具,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用實物和標本進行演示,達成直觀的效果要優于教具。 ( )
19.少先隊干部的選拔應實行干部輪換制。 ( )
20.對學生進行管理,要堅持人文管理和理性管理相結合。 ( )
21.班級管理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 ( )
22.目標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提出的。 ( )
23.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 ( )
24.研究學習型教學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研究而在于讓學生學會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