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教育思想史上強調教育應該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圖
B.洛克
C.杜威
D.赫爾巴特
2、“學不躐等”體現了( )。
A.啟發性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3、童年期的年齡階段是( )。
A.3—6、7歲
B.6、7歲—11、12歲
C.11、12歲—13、14歲
D.13、14歲—17、18歲
4、一篇文章的首尾記得快、記得牢,而中間部分記憶效果差是由于( )。
A.超限抑制
B.前攝抑制
C.倒攝抑制
D.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5、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6、提出“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道德修養方法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7、“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主要內容是( )。
A.教書育人
B.依法執教
C.廉潔從教
D.為人師表
8、“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屬于( )。
A.義務性規范
B.任意性規范
C.制裁性規范
D.授權性規范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考核的機構主體是( )。
A.當地教育行政部門
B.當地政府
C.教師工作和服務的學校
D.當地教育督導組織
10、課堂教學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 )。
A.課堂導入
B.課堂講授
C.課堂提問
D.課堂板書